星辰書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晴嵐本在御花園中閒庭信步,欣賞春日花團錦簇,卻不慎撞見權貴貴妃正在訓斥一名小太監。貴妃見晴嵐經過,臉色陡變,假意笑語寒暄,實則暗藏機鋒。次日清晨,宮中傳出晴嵐涉嫌盜竊宮中珍寶的訊息,那是一隻鑲嵌翠玉、價值連城的碧玉如意,原本陳列在貴妃寢宮中。晴嵐震驚之餘,深知自己從未涉足貴妃寢宮,更別提盜取珍寶。然而,面對鐵證如山的現場痕跡與小太監指認,晴嵐陷入百口莫辯的困境,心中恐慌與無助交織。
訊息迅速在後宮傳開,嬪妃們紛紛議論紛紛,有人惋惜晴嵐的才情,有人則趁機落井下石。昔日與晴嵐交好的嬪妃也開始疏遠她,唯恐牽連自身。晴嵐獨坐冷宮,面對四周的冷眼與譏諷,她強忍淚水,暗自發誓要找出真相,洗刷冤屈。夜晚,她獨自研讀律法,尋找可能的破綻,同時回憶當日經過,試圖拼湊出事件的全貌。
富察皇后在晚膳時,聽貼身侍女提及晴嵐的遭遇,心中不禁一緊。皇后深知晴嵐雖非出自名門,卻才情出眾,行事低調,與人為善,這樣的指控對她而言極不合理。皇后命侍女密切關注此事進展,暗中收集更多資訊。
皇后派遣心腹侍女柳兒喬裝打扮,潛入貴妃寢宮附近,尋找可能的線索。柳兒發現,那名小太監平日受貴妃欺凌,近日更是惶惶不可終日。在柳兒的巧妙誘導下,小太監吐露實情:貴妃為打壓晴嵐,故意將碧玉如意藏匿,並逼迫他作偽證。柳兒將調查結果彙報給皇后,皇后聽後怒不可遏,對晴嵐的遭遇深感痛惜。
皇后以關懷嬪妃的名義,邀請晴嵐至長春宮一敘。晴嵐身穿素色宮裝,步履沉重地踏入皇后寢宮。殿內金碧輝煌,香爐中檀香嫋嫋,皇后端坐在鳳榻之上,面帶溫和之色,令晴嵐緊張的心情稍有緩解。
皇后手持《離騷》,輕輕誦讀:“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她看向晴嵐,詢問其對此句的理解。晴嵐略作沉吟,答道:“屈子以此喻己之高潔,雖身處濁世,仍堅守理想,猶如芰荷、芙蓉,出淤泥而不染。”皇后點頭讚許,二人就詩書中的人生哲理與歷史典故展開深入探討,詩書共論間,皇后對晴嵐的才情與見識愈發欣賞。
皇后在確信晴嵐無辜後,決心為其洗冤。她深知此事關乎晴嵐生死,也關乎宮中正義,決不能任由權貴一手遮天。皇后深夜獨坐燈下,反覆思量應對之策,最終決定利用自身地位與乾隆的信任,公開揭露真相。
皇后先是秘密召見內務府總管,質詢珍寶失竊案的處理過程。在皇后的威懾下,總管承認在證據鏈上存在疑點。皇后遂命人重新勘查現場,同時傳喚當日值班的宮女太監。在皇后的親自審問下,小太監在皇后仁慈的目光中崩潰,如實供述了貴妃脅迫之事。皇后命人尋回藏匿的碧玉如意,物歸原處,一切恢復原狀。
皇后私下將此事告知乾隆,詳細陳述晴嵐的冤屈與貴妃的陰謀。乾隆聽後震怒,下令徹查此事,嚴懲誣告之人。皇后此舉不僅洗清了晴嵐的冤屈,更讓權貴貴妃在宮中威信大損。
得知皇后為自己所做的一切,晴嵐淚流滿面,她深知這份恩情重如泰山。她前往皇后寢宮,長跪不起,感謝皇后的救命之恩。皇后親自扶起晴嵐,安慰她已無須掛懷,今後只需謹言慎行,繼續發揮她的才智,為宮中增光添彩。
晴嵐痛定思痛,意識到自己雖有現代知識,但在宮廷鬥爭中過於直率,容易成為他人攻擊的目標。她決定收斂鋒芒,學會在複雜環境中保護自己,同時利用智慧與人脈,逐步提升自己的地位,以便更好地幫助皇后,回饋她的恩情。
皇后邀晴嵐共賞月下荷花,湖面波光粼粼,荷花亭亭玉立。皇后輕聲道:“晴嵐,我之所以助你,不僅因你無辜,更因我看重你的才情與品性。在這深宮之中,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順從的嬪妃,更是能理解朕心、輔佐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