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主考官。在聚奎堂閱卷,看同考官繹堂使用的硯臺,確實是硯中佳品,心中不勝
喜歡,向繹堂討要,繹堂捨不得給。不願給就算了,紀曉嵐可不肯善罷干休,出
闈時,搶先把硯臺塞入衣內,挾回家中,就是給也要給,不給也要給。
儘管這樣,繹堂仍然捨不得,回到家中,另為紀曉嵐選了一方,贖換被搶走
的那一方。他向紀曉嵐說:&ot;紀公真捨得下手!何必動手搶呢?&ot;「繹公,這要問
你自己呀!哈哈哈,莫非此類事體,繹公沒幹過?劉石庵那方硯,不也是被你奪
走的嗎?啊?!&039;螳螂捕蟬,黃雀在後&039;,真乃誠至之言,誠至之言!哈哈哈&ot;紀曉
嵐嘻嘻哈哈地說著。
繹堂也笑了起來,他曾將劉墉的一方硯攫為己有。止住笑聲,紀曉嵐說道:
&ot;既然你這樣捨不得,那你就換回去吧。
你送我的這一方,已有現成的銘文了。&ot;「什麼銘文?繹堂願意領教!&ot;「就
題作&039;螳螂黃雀&039;怎麼樣?哈哈哈&ot;繹堂聽了笑道:&ot;不雅不雅。我這一方,倒要有
勞於你,題上銘文,叫它不虛此行呀,何如?&ot;「好好!&ot;紀曉嵐略一思索,接著
說:&ot;我倒想出一首詩,權充銘文,你看如何?&ot;說罷,紀曉嵐吟道:機心一動生
諸緣,擾擾黃雀螳螂蟬。
楚人失弓楚人得,何妨作是何等觀。
因君忽憶老米顛,王晤一帖輕據船。
玉蟾蜍滴相思淚,卻自區區愛硯山。
兩人笑罷,繹堂記在紙上,然後告辭而去。
說起紀氏所藏之硯,本書作者也算有幸。待本書著述告竣,並即將付梓發排
時,本書作者竟然發現紀氏所藏硯一真品及一圖片。其真品為當代著名北派山水
畫家、吉林長春人黃秋實所藏,此為紫石硯,上刻有人物風光圖,側畔鐫有記文,
其字為:&ot;好春軒之故物,今歸於閱微草堂&ot;。另一圖片在河北獻縣發現,右刻硯
銘為:&ot;濡筆微吟,如對素琴,弦外有音,靜洗餘心,邈然月白而江深。&ot;左記雲:
&ot;餘有琴硯三,此為第一,宋牧仲家故物也。曉嵐銘並識。&ot;恐其有忘,逐記於此。
紀曉嵐68歲時,又由禮部尚書遷任左都御史,他的子女已經長大成人,最
小的女兒,明生的梅媛,此時也已經十多歲。在一般人來說,到了六七十歲的
年紀,已是日暮秋黃時節,但紀曉嵐身體十分健壯,雖然略微瘦了些,但精神炯
炯,光采照人。倒是他的夫人馬月芳,剛剛大病初癒,已顯得老態龍鍾了。
馬夫人剛剛離開病榻,紀曉嵐最寵愛的侍姬明又病倒了。半年多來,明
為了照顧馬夫人,晝夜守在床前,像個親生女兒一樣,調羹餵藥,噓寒問暖,一
刻也不得消閒。馬夫人病體好轉,明算鬆了一口氣,但她由於操勞過度,此時
身子支撐不住了,遂至一病不棄。
明是個十分讓人憐愛的女子,出身在貧寒的家庭,雖有機緣進了富貴人家,
但仍是一位生活在低層的女人。她一生從未和別人發生過口角,紀家的人也都敬
愛她,但她心中一直有個怪念頭。她曾經跟紀曉嵐說:&ot;人活多大,都是要死的。
我的願望呢,是在四十歲以前死。&ot;「這是為什麼?&ot;曉嵐驚訝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