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t;此聯出的很好,可惜是沒有下聯,
諸位誰來補個下聯?&ot;人們正要看看這位新任督學的才華呢,當然誰也不肯多事,
紛紛推讓說:&ot;我輩才疏學淺,還是由大人來題吧。&ot;紀曉嵐微微一笑,說道:&ot;既
然諸位賞臉,我就獻醜啦。&ot;當場喚過筆硯,大筆一揮,寫就下聯: &ot;俺北國,一
天一地一聖人!&ot;眾人看過,嘖嘖不已,下聯不僅對仗工整,而且氣勢磅礴,寓意
精深:山多水多,也要由天覆地載;才子再多,也是聖人的學生,看來這督學大
人確實有兩下子。
過不幾日,又有人向督學大人說道:&ot;督學大人辦公的&039;筆捧樓&039;中,原來有山
魈出沒,不知督學大人見到沒有。&ot;筆捧樓,左右兩側各有一座高塔,並且上層的
窗戶卻被高高的牆壁遮擋的嚴嚴實實的,上層室內很難進來光線,只有中午才能
看清室內的情況。紀曉嵐命人把兩側的牆垣拆掉以後,又把四面的窗戶都開啟,
這樣不但室內亮亮堂堂,而且向外望去,遠山翠靄如在目前。他題了一幅匾額掛
在樓前,匾額上的三個字是:&ot;浮青閣&ot;,又寫了一副門聯:地迥不遮千眼闊窗虛
只許萬峰窺人們看了,見紀大人的對聯不僅對仗工整,而且摹景貼切,意境宏闊,
確非等閒之輩,便有些佩服起來。
等到舉行院試,人們又領略到了這位紀大人的文章風采。
原來紀曉嵐心想,不是有人說我只讀過《三字經》、《百家姓》之類的東西
嗎?好,我就從這上邊出題,看看才子們會不會《三字經》和《百家姓》。
他出了三篇文章的題目,第一篇用的是《三字經》的頭一句:&ot;人之初&ot;;第
二篇用的是《三字經》的第十一句:&ot;子不學&ot;;第三篇用的是《百家姓》上的第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