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場,營私舞弊者多矣。&ot;那人說完,還回眸望了望紀曉嵐。多虧紀曉嵐未著朝服,
易為便裝,未被認出。
不過,這事也在紀曉嵐心中留下了一個問號。他想,這詩確實是試卷中的策
試詩,批評也是出自本人之手。但是他也納悶,這詩怎麼會傳揚出去呢?榜尚未
發,可是為何出現此種事情?這事要一但傳到皇上耳中,豈不是落下個偌大罪名!
他想到這裡,很想與那兩個舉子模樣的人盤旋一會兒,也好弄個水落石出。
不料,那兩個舉子竟然離座而去。
紀曉嵐看了看,心想也罷,即便去問,還能得出個什麼結果?莫不如回朝聽
聽風聲會更好些。
他想到這裡,也無心再聽那《青樓遺恨》的子弟書說唱段子了,索性的向居
所&ot;閱微草堂&ot;家中走去。
原來,在嘉慶七年,紀曉嵐這位79歲的老臣,再次被諭命之為會試正考官。
正考官共有兩名,另一名正考官是左都御史熊枚,副考官是內閣學士玉麟、戴均
元。
在此之前,紀曉嵐曾兩次充任會試正考官,一次充任武科會試正考官。每次
都謹慎從事,嚴於防範,沒有出什麼差錯,錄取了一批又一批具有真才實學的人。
因而就擔任正考官來說,他已是輕車熟路,可是事有偶然,沒想到這次出了麻煩。
在尚未發榜之時,外邊就有人傳揚前幾名的名字,並能誦出前列者的詩句,
有人密告嘉慶皇帝,奏請查處洩密之人。
嘉慶皇帝得知此事大為惱火,立刻派人追查,一時間風雨滿城,參與此科會
試的大小官員,無不人人自危。
紀曉嵐看這事麻煩不小,不管出在哪個人頭上,他作為本科的正考官,那是
罪無可逭,勢必要株連進去。尤其讓他擔心的是,這一案查下來,說不清要株連
多少人下獄。自己受累坐牢事小,讓同僚們及其親屬獲罪,自己更難做人。思之
再三,最後拿定了主意。
這天皇上召見紀曉嵐,查問科場洩密一事。紀曉嵐跪下叩頭,然後鎮定自如
地說:&ot;皇上不必動怒,臣即是洩漏之人。&ot;嘉慶素知紀曉嵐為事恭謹,這種事斷
不會出在他身上,但聽紀曉嵐如此回答,很為吃驚,接下來問道:&ot;老愛卿何故洩
漏?&ot;紀曉嵐回答說:&ot;聖上明鑑,這洩漏之事實出無意。為臣書生習氣,見佳作
必吟哦,或者記誦其句,然不知何人所作,心中憋悶,欲訪知為何人手筆,則無
意中不免洩漏。皇上果真動怒,紀昀甘願領罪。但惟求聖上開恩,不要株連他人。
&ot;經紀曉嵐這一說,嘉慶的怒氣竟出乎意外的全部消了下去,隨即撤回追查考案的
大臣,一場風波就此平息了。真正洩漏機密的人,即使不便明言,也在心中對紀
曉嵐感激至深。
所有參與會考的官員,都對紀曉嵐敬佩備至。
嘉慶八年六月,是紀曉嵐的八十大壽。閱微草堂修葺一新,大門上鐫刻著兩
副對聯。一是劉墉題寫的:兩登耆宴今猶健;五掌烏臺古所無。
劉墉的這副聯相當出色,將紀曉嵐一生的兩項殊榮寫了進去,稱讚了他在乾
隆五十年、六十年兩次出席了乾隆皇帝舉辦的千叟宴,並有從乾隆五十年到嘉慶
二年,紀曉嵐五次專任或兼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的殊榮,這種經歷的人,在中國曆
史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