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糧長 (第2/3頁)
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地都有抗稅的情況,老百姓不願意交,胥吏想著佔便宜,雙方你爭我奪,衝突不斷,哪年都會有人被逼死。
可是今年的情況大不相同。
各地已經張貼了告示,每村一張,還有人專門講解,告訴大傢伙,稅收標準是怎麼制定的,要怎麼繳納田賦。
一切的一切,都講清楚了。
到了收穫的時候,百姓們徹夜勞碌,只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把稻麥搶收完備,有八成的糧食,入了倉庫。
就在還剩下一些糧食沒有收完的情況下,一些村子的老農湊在了打穀場,商量了起來。
“張二叔,咱們村子一共要交一千一百石零五斗,我們都算好了。上位對咱們這麼好,不能讓上位費事,咱自己送去!”
中間的老漢點了點頭,“做人知恩圖報,這是好事,誰送去?”
“我!”一個小老頭乾脆答道:“二叔,我們家丁多,田多,還有牲口馬車,我們送去!”
張二叔想了想,斟酌道:“你們願意為大傢伙辦事,可也不能虧了你們,村子裡再找三十個青壯,跟著你們一起去。對了,再,再多帶些糧食,拿一千二百石吧!別到時候不夠,丟了咱們上灣村的臉。”
小老頭點頭,他起身要去安排,張二叔又叫住了他。
“告訴下去,讓家家戶戶都好好挑,把頂好的糧食選出來,可不許有秕穀,更不許摻砂石草棍,明白嗎?”
“明白!”
小老頭轉身下去,其他的老農也散了,當天夜裡,整個村子就忙活下去,婦人們拿著笸籮,仔細篩選。
將挑好的糧食裝進袋子裡,每一袋都裝得滿滿的,重量遠遠超出規定。
即便如此,大傢伙還要多準備一些。
“這是給上位的,要是摻了壞的,那就是沒良心,這輩子只能生閨女,生不出兒子來!”
面對著可能絕後的詛咒,當真沒有誰敢馬虎。
天還不亮,運送糧食的隊伍就出了村子,直奔滁州城而去。
在車隊前面的一面小旗上,寫著歪歪扭扭的四個字:納糧報恩!
老百姓提前主動交田賦,而且還是超額繳納!
簡直是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
可就是發生在了滁州大地上。
裝載著糧食的車隊所過之處,都吸引了無數的目光,有的百姓拿著清水乾糧過來,主動詢問,當知道他們的打算之後,不由得伸出了大拇指!
“做得對,做得好!上位對咱們有恩,有大恩!咱們就要報恩!”
“該怎麼報恩?還不是多納糧,讓上位的兵吃得飽飽的,用力氣殺韃子。”
“說到底,還不是讓咱們大傢伙能過安穩的日子,能吃飽穿暖。”
很快各個村子,丁多糧多的人家,主動帶頭,帶著田賦,湧向了滁州。
面對此情此景,你說李善長能不心驚肉跳嗎?
過去拿刀逼著,未必能收上來的稅糧,現在主動送來了。
人心如此,還有什麼好遲疑的。
上位就是天命所歸!
李善長為了避免混亂,立刻跟張希孟商議,不能任由各地盲目送糧,萬一重複了,或者來不及送入倉庫,那就不好了。
因此他們暫時規定,要求幾個村子提前商議好,並且得到可以起運的命令,或是三千石,或是五千石,最多一萬石,一起起運,送到制定的倉庫。
然後由他們開具完糧納稅的憑據,再返回村子。
張希孟自然是同意,又請示了朱元璋。
老朱也答應了,不過他加了一條,所有主動送糧過來的人,他都要親自見見,請大傢伙吃頓飯,問問村子的情況。
再有,如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