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 (第1/2頁)
遍地滄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這樣,趙傑英把照相機和腳踏車以及當初林駒做佈景和衣服道具的錢,還給了林駒。
林駒也沒客氣,就收下了。因為他現在收購蛤蟆,也確實需要錢。
這段時間,林駒就跟黃天大兩人,分頭行動,在鄉間各處奔走,收購蛤蟆。
雖然比賣到供銷社少了五分錢,但不用自己晾曬,又能得到現錢,兩人的收穫仍然不錯。
傍晚的時候,林駒帶著羅雅回來。
這幾天以來,羅雅放假沒事兒,就天天坐著林駒的腳踏車,跟著林駒到處去收蛤蟆。
羅雅對此樂此不疲,林駒自然求之不得。
到了羅雅家門口,把羅雅放下,約定明天再一起出去,羅雅蹦蹦跳跳地回家。
推車走到家門口的時候,就看見父親林甲寅和林乙卯坐在一起,悶著頭抽菸,一副情緒低落的樣子。
&ldo;駒子回來啦,今天收了多少&rdo;?
老叔關心地問道。
&ldo;收了六百來個,明天去沙山寨,在那裡約好了,能有七八百個&rdo;。
&ldo;駒子,你有什麼好買賣,能讓我和你爸乾的&rdo;?
&ldo;行,老叔,我琢磨一下&rdo;。
明年分地單幹的事兒,已經基本定下來。
這樣一來,生產隊也就隨之解體。
烤菸這種集體副業專案,自然也就隨之取消了。
林甲寅和林乙卯當了一輩子煙把頭,也屬於農村的手藝人,一向比較受人尊重。
不當煙把頭,就將跟其他的普通農民一樣種地。
這是他們不願意接受的結果。
此前,林駒曾經跟老叔說過,叫他將來做個小馬車,到各處去收廢品。
其實這是個非常好的生意,風險小,利潤也不低,競爭小,又不用什麼技術。
但是老叔第一時間就拒絕。
原因就是嫌丟人。
林駒知道,他們這種人的思想觀念,已經定型,想要叫他麼做出改變,其實並不容易,也就懶得再費口舌。
林駒明白父親和老叔的心意。
他們其實還願意幹煙把頭這一行。
林駒把腳踏車放回家,回到了門口。
&ldo;爸,老叔,我琢磨了。你們還可以接著烤菸啊&rdo;。
&ldo;明年就分地了,都歸個人了,誰還種煙&rdo;?
&ldo;生產隊不種,自己家種啊。咱們林家堡地多,一家種個五六畝煙,家裡糧食也夠吃。要想多種煙,賣了錢買糧吃也一樣&rdo;。
&ldo;烤菸房怎麼辦&rdo;?
林甲寅來了興趣。
&ldo;自己蓋個烤菸房不就行了麼?小一點兒,象生產隊煙房一半兒大,也花不了幾個錢&rdo;。
&ldo;人手就自己家人幹,忙的時候不夠用,就跟別人家換工,這回你幫我,下回我幫你&rdo;。
&ldo;地有了,煙還是那個煙,技術還是那個技術,銷路也不愁,煙站總是願意收煙的,收生產隊的,收個人的,也沒什麼兩樣&rdo;。
&ldo;爸,老叔,你倆沒事兒,明天到舅舅那裡,跟舅舅核計一下這個法子&rdo;。
&ldo;對啊,我怎麼把他舅舅給忘了呢,老五,咱倆明天就去,駒子這招兒,沒準還真就行&rdo;。
林甲寅老爸,什麼叫做沒準兒就行?
一準行好嘛。
綠江的烤菸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7年。
當初是由外國的菸草公司引進這裡種植的,所以叫做洋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