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第1/2頁)
遍地滄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好,爽快&rdo;。
&ldo;林老師,你說我這杯酒,該不該敬你&rdo;?
&ldo;朱老師,我是在裡面出了點兒力,但是,你們自己要是不努力,陳校長不支援,其實也沒用&rdo;。
&ldo;別扯犢子,就說該不該敬&rdo;?
&ldo;好,那就喝一杯&rdo;。
&ldo;這就對了嘛,來,幹了&rdo;
&ldo;幹&rdo;!
第103章 守株待狍
今天是臘月二十四,過了小年的第一天。
這一天,是馬家堡子傳統的打圍時間。
打圍是古代流傳下來的傳統,其實就是集體狩獵。
每到這一天,馬家堡子的許多男丁們,只要超過十四歲,就可以參加打圍活動。
打圍,以前是獲取過年肉食的的一個重要手段。
不過,隨著野獸的逐漸減少,越來越演變成為一種儀式,一種傳承祖先傳統的儀式性活動,甚至有了更多的娛樂色彩。
打圍要由一位經驗豐富,德高望重的獵人來主持。
多年來,主持打圍儀式的,就是陳二成。
陳二成當年離開家鄉之前,就是一位獵人。不僅具有豐富的狩獵經驗,在威望上,也是馬家堡子第一人。
打圍自願參加,沒有強迫,也沒有攤派,不過,今天仍然來了五六十人。
大人不少,不過更多的,還是象林駒這樣的年輕人。
還有一些姑娘們也來了,其中自然也少不了羅雅。
不過,打圍是忌諱已婚的女人參加的。
至於有什麼依據,其實也沒有人說的上來,不過是古時候留下來的傳統而已。
早晨八點,辰時整,人們聚集在野豬溝門,陳二成一聲令下,一群人就說說笑笑地向野豬溝進發。
野豬溝,顧名思義,就是野豬經常出沒的地方。
因為比較偏遠,山高林密,這裡也是其他野獸經常出沒的地方。
其中最多的,就是狍子、獾子。
至於野雞和野兔,在附近的許多山上都有。
昨天晚上下了一場中雪,人們走在路上,踩著雪,就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
走了一個來小時,到了山神廟。
山神廟已經幾百年的歷史,規模不大,是一座石頭建築。由於多年未經修繕,已經顯得有些破敗。
廟裡的山神像,表面的彩漆已經脫落,也顯得破落不堪。
人群在這裡停下,陳二成、馬二、朱老師三人,在廟前面的一塊大石頭上擺上饅頭和一塊豬肉,一瓶酒。然後陳二成點燃了三支香,先是拜五方神。
所謂五方神,分別是東方甲乙神,南方丙丁神,西方庚申神,北方壬癸神,中央戊己神。
這些神袛名字,其實就是十個天干。至於到底是什麼神袛,神袛管些什麼,也沒人說的清楚。
就是照著祖宗傳下來的規矩,照本宣科而已。
最後三人把香插在雪地上,跪在地上磕頭,這才是正式拜山神。
之所以要拜山神,因為這些山中野獸,都歸山神管轄,現在到他的地盤兒上打獵,自然要跟人家打聲招呼。
陳二成把人員分成四組,每組十多個人,大人小孩兒搭配著來,由一個獵人帶領。
獵人背著獵槍,是老式的獵槍,使用黑火藥和槍砂。
所謂的槍砂,就是一些鐵砂子。
這種獵槍,當地人叫做來火杆子。來火杆子的扳機,當地人一般不叫扳機,都叫做勾死鬼兒。
其餘的人,每人手裡拿著一個木棍,既可以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