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第1/2頁)
遍地滄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除了年輕,今後可以有大把的時間揮霍之外,還在於今後可以有無限的賺錢機會,可以主動選擇過一種自己想過的生活。
今後的賺錢機會,也可以支援自己,過上這種生活。
這就跟前世那種被動的選擇,有了本質的區別。
這才是真正的人生啊。
改革的步伐,來的比林駒預料的要早一些。
六月份的時候,開始分蠶場了。
作為絲綢原料的蠶絲,一般有兩種。
一種是桑蠶絲,一種是柞蠶絲。
桑蠶主要產於南方,蠶吃桑樹葉,人工家養。
柞蠶主要產於北方,吃柞樹葉,半人工野外放養。
因為柞樹都在山上,所以就在山上放養。
養蠶的地方,就叫做蠶場。
蠶場原來都是集體的,現在承包給個人,這就是改革的第一步。
與此同時,也傳來了小道訊息,說今年這一季莊稼種完,秋收之後就要開始分地。
從明年開始,就要象南方有的地方一樣,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也就是分田到戶單幹。
絕大多數的農民,其實早就在期待著這一天,於是人們的心,就躁動起來,也有了更多的憧憬和希望。
現在,人們一見面,議論的幾乎都是這個話題。
分蠶場,基本上遵循兩個原則。
一是按照每戶的人口來分,二是就近原則,也就是儘可能地靠近自己家的山場。
所謂的山場,是一直以來就有的。
山場基本上以灌木為主,是分給各家各戶,用於燒柴的。
農村做飯、取暖的柴火,就取之於自家的山場。
每家都分得了一塊蠶場,但養柞蠶跟烤菸一樣,也是個技術活兒,只有原來的蠶把頭才會,所以,就自發地出現了蠶場流轉的現象。
不會養蠶的家庭,就把自己家的蠶場,轉包給蠶把頭。
林家沒人會養蠶,也準備把蠶場轉包出去,但是被林駒堅決阻止。
因為他準備用蠶場做別的事情。
暑假終於來臨,學校放假了。
再開學,林駒就要到公社中學去上八年級。給老師上課的事情,也於今天宣告結束。
今天,大隊給了學校一頭山羊,全體老師會餐,順便感謝林駒。
學校的全體老師都參加了。
酒宴開始之前,陳二成拿著一個信封,遞給林駒。
&ldo;林老師,這幾個月以來,你不辭辛苦,給老師們上課。現在學校經濟困難,這五十元錢,就算是學校的一點心意,你別嫌少&rdo;。
林駒掂量著信封,心緒有些複雜。
這些天給老師們上課,其實也跟老師們結下了感情。
他們原來的文化底子雖然比較差,但相對而言,也就屬於馬家堡子最有文化的一群人。
這些人的強烈求知精神和虛心的求學態度,令林駒感動。
這也就是林駒寧願耽誤賺錢,也堅持給老師們上課的原因。
&ldo;陳校長,我感謝你的好意。但是這五十塊錢,我不能要&rdo;。
&ldo;首先,你們也知道,我做了一些買賣,現在家裡麵條件還不錯,不差這五十塊錢&rdo;。
&ldo;第二,學校目前還很困難,這五十塊錢給我,不起多大作用。但留給學校,興許就能在關鍵時候用得上&rdo;。
&ldo;第三,給各位老師講課,也是我自己的一個學習過程。大大地促進了我的學習。所以說,雖然我給老師們上課,但我學到的東西更多&rdo;。
&ldo;我說的都是真心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