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第1/2頁)
遍地滄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駒子孝敬,心裡有我,好,今晚兒就在這裡吃飯,咱爺倆好好喝一盅&rdo;。
&ldo;駒子,你花這錢幹什麼,家裡還有酒。有錢了給你媽&rdo;。
&ldo;二姨放心,我就留幾塊錢,剩下的都給我媽,過兩天蛤蟆賣了,也給我媽&rdo;。
&ldo;這就好,蛤蟆賣了,你們家就緩過來了,等你爸和你哥把錢拿回來,就寬鬆了。過上兩年,就能給你哥娶媳婦&rdo;。
&ldo;你哥之後就是你了&rdo;。
&ldo;二姨,我將來上大學,娶媳婦不用家裡管&rdo;。
&ldo;家裡不管誰管?到了城裡,也不容易,一天也離不開錢。不象在農村,只要有糧食,沒有錢也能過&rdo;。
&ldo;再說了,家裡不出點兒錢,女方家裡也瞧不起,你將來也抬不起頭來,說話也不硬氣&rdo;。
二姨這些話,在林駒前世的時候,母親趙傑英也經常跟他說。
不過他當時二十多歲,對於這些道理並不認同。
那個時候,他還是個愛情至上主義者,認為只要有愛情,剩下的一切都不是問題。
後來隨著年紀增加,才漸漸認可了這些道理。
現在聽到了二姨的話,就覺得有些親切。
聊了一會,林駒就到院子裡,整理了一下晾曬的蛤蟆。
主要就是整理一下形狀,把蛤蟆的前後腿捋順,緊貼在蛤蟆的身體上。
這樣蛤蟆幹了之後,蛤蟆的體形完整,也不至於在運輸當中把腿損壞,影響賣相,同時還可以節省空間。
整理完之後,林駒就去幫助二姨夫整理菜園子的地。
現在土地雖然都是集體所有,但是每家都有一些自留地,用於種植一些蔬菜。
由於北大溝這裡偏僻,極少有人到這裡來,二姨夫就悄悄地在山裡開了兩塊地,種了一些玉米。
所以,二姨家幾乎從來就不缺糧食,即使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都沒挨餓。
二姨準備的晚飯,主食是白麵餅,副食四個菜。
一個是發芽蔥沾大醬。
發芽蔥,是去年秋天種的。因為是在白露節氣前後種的,所以叫做白露蔥。
長到一定程度移栽過冬,到春天的時候發芽長出來,所以叫做發芽蔥。
大醬是自己家做的黃豆醬,有一種清香的味道,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沒有色素,沒有新增劑,純天然的綠色食品。
會做大醬,是這一帶女人必備的手藝。談婚論嫁的時候,女方是否會做大醬,也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條件。
重要性幾乎跟後世的女方是否有陪嫁一樣。
區別只在於做大醬是技術,陪嫁是物質而已。
做大醬的傳統,林駒覺得跟這裡距離高麗國比較近有關。
在古代的高麗國,做醬是朝廷和民間的一件大事。
每年下醬的日子,國王甚至要舉行祭天儀式,為大醬祈福。
在他們看來,大醬的氣味好壞和製作是否成功,跟國運密切相關。
王室的宮女都親自製作大醬,朝廷甚至還設有佐醬史,相當於欽差,到各地督促、指導大醬的製作。
這一點,在林駒前世的電視劇《大長今》裡面,表現得淋漓盡致。
第二個菜是醬肉。
這種醬肉,跟別的地方的醬肉的製作方法有所不同。
是把豬耳朵、豬頭肉、肘子、下貨等烀熟了,放到大醬缸裡。既是用這種方法來儲存,防止腐敗,也是讓醬味進入到肉裡面。
吃的時候,既有肉香,又有醬香,非常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