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兒久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公元1374年,李應文在經過一年多的準備後,正式向皇帝趙文海上奏開始進行官制等改革。
趙文海當然同意,並下令讓群臣全力支援,李應文便開始了自己新政改革。
李應文並不打算一下子把改革直接全部進行,他打算要一部分一部分的改革。
首先需要對中央的管理機構進行改革,李應文上奏皇帝廢除之前的中央官制,根據新的官制改革,趙文海當然是同意的,於是東宋朝廷將之前的二府三司改為由丞相,樞密院和財部司統轄,且各司長官由正副兩人擔任。
保留六部,但將六部拆分,由丞相管理吏部和禮部,樞密院管理兵部和刑部,而財部司則掌管戶部和工部,分別處理事務,各自獨立。
而且為了方便皇帝處理事情,保留之前臨時設立的內閣,內閣負責審閱上報的奏摺和建議,最後交於皇帝同意。
而內閣閣員的出處,為了不使其混亂,所有內閣成員必須從翰林院提拔入閣,不得從事中央官。
根據李應文的設定,內閣成員共設三個人,從當年的科舉中選取十人進入翰林院,學習三年後,下放到地方為官三年後,結合學習三年的成績和為官的政績選取五人,三人入閣,二人為預備閣員,入翰林院教書,每屆閣員六年一換。
李應文的改革內容一提出,使得很多人上奏趙文海,希望停止改革,有甚者以死相逼。
但是李應文的改革內容是早經過趙文海同意的,甚至趙文海自己也參與了相關的設計,所以趙文海下令改革必須進行到底,不同意者全部罷官,有了皇帝的下令,很多人不敢鬧了,但還有一些人反對,但是被趙文海真罷官後,就沒人反對了,連參知政事蘇利也不敢明面反對,因為皇帝是真罷官啊,但是也不能讓李應文那麼容易成功。
除了以上設計外,趙文海還單獨設立了一個情報監察組織,暗衛。
這個組織是負責監督中央的官員以及探查國內外的情報,他們還負責暗中保護皇帝,只聽令於皇帝,但是不得隨意行動,必須有皇帝的同意,故而暗衛不像錦衣衛那樣有很大的權力,但也夠威懾群臣了。
就在東宋朝廷進行官制改革的同時,遠在千里外的天竺等國正陷入戰爭的泥潭。
東宋孟加拉行省
“大人,根據我們探查的情報,進攻德里蘇丹國的是一個名為帖木兒帝國的國家。”副官向上官饒超彙報道。
“這個帖木兒帝國什麼來歷?”上官饒超問道。
“大人,我們瞭解到,那帖木兒帝國是蒙古人的一支,在他們可汗的帶領下,在最近幾年發展起來,現在正在四處攻打波斯等國。”副官回答道。
上官饒超聽後,沉默了一會說道:“好,我知道了,你下去吧,如果在有什麼情況再來向我彙報。”
“是大人,屬下告退。”副官說完轉身離開。
上官饒超則慢慢思考起來,如果那個帖木兒帝國統一了波斯等地,那我大宋以後再想統治這裡豈不是很困難。
於是上官饒超派人將獨孤佳偉叫來,準備與他一同商議。
在獨孤佳偉來後,上官饒超簡單的將情況給他說了一下,獨孤佳偉表示他的想法很對,就算現在東宋還沒有實力在這裡建立大規模的統治,但不代表以後不可以。
於是兩人開始就大宋未來可能在天竺建立統治,規劃起戰略部署。
在兩人的規劃中,天竺各國必須保持如今的分裂狀態,直到東宋有能力將其吞併為止,根本現狀德里蘇丹國是沒有能力將天竺統一的,最多控制北部,而且北部也有眾多邦國酋長不聽令於德里中央。
這一點兩人不是很在意,因為他們可以隨時阻止開竺的統一。
他們現在最在意的是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