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兒久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公元1367年,東宋朝廷在皇帝趙文海的支援下,準備改革東宋的教育。
因為趙文海經過多年的觀察,認為現在東宋朝廷實行的科舉制度有一些不足之處。
科舉雖然可以選拔人才,但是他選拔的都是做官的人,東宋沒有那麼多官要做,且透過科舉的這些人基本上沒有什麼實踐經驗,都是學一些理論,如何可以做好官,治理好地方。
所以趙文海準備改革東宋現在的教育制度。
當趙文海將這個想法向大臣們說出時,一些大臣是反對的,他們認為只要讀孔孟的聖讀就行了,何必學做的什麼,且讀書人科舉不就為了做官來治理天下嗎,不做官那幹什麼,難道要學那些奇淫技巧,有違禮制。
當然有反對就有同意的,以羅任洲等新進派認為皇帝的想法是對的。
“陛下,我大宋從南遷來這裡,這百年來都是依靠技術才實現如今的成果,所以改革教育,以促進技術的發展,臣認為是可以的。”羅任洲上奏道。
聽到羅任洲這樣說,那些反對派便開始反駁,於是便相互吵了起來。
趙文海看著底下吵成一團的大臣們大喊:“行了,這是朝堂,不是吵架的地方。”
看皇帝生氣,大臣們便安靜下來,不再說話。
“我大宋從南遷以來,都是以敢於挑戰,敢於改變,才在這南洋稱霸,如今為了更好的發展,必須改變之前的方法,朕意已決,你們誰支援,誰反對。”趙文海看著底下的大臣說道。
“臣支援!”羅任洲第一站出來說道。
“臣附議!”然後各大臣也一個個同意,那些反對的,見皇帝同意,也只好勉為其難的支援。
“好,既然眾愛卿都支援改變,那就好好商議如何改變。”趙文海說完便退了朝。
之後一兩個月,東宋朝廷內的大臣都在商議如何進行教育改革。
經過深思熟慮的商討後,他們共同上奏了一份奏摺,向皇帝陳述商議的結果。
趙文海看了奏摺後,很滿意,又經過他稍微修改後,決定按此計設實施。
為了加強科技人才的提供,東宋朝廷將大宋工藝院,改為大宋天機學院,從工部獨立出來,這裡面向全國招攬有技術的人才,只要你有新的科技想法,都可以提供支援,並且鼓勵工匠們在這裡教學,將技術傳承下去。
東宋朝廷為了使剛經過科舉的人有實踐的做官經驗,每一箇中科舉的人都會讓他到地方的縣鎮等地,當兩年的學習官,學習官顧名思義就是跟著當地的官員學習治理能力,當然他們也可以為地方提供建議。
在地方繼續推行學堂制度,依舊是每個孩子到規定的年齡,必須要到學堂學習三年,而學習的內容除一些算術之類的實際東西外,還要學習忠君愛國的教育。
另外東宋朝廷設立軍事學堂,由一些軍官教授軍事知識,每一個軍隊指揮都要來這裡學習,透過武舉和武比的人也要來這裡學習才可以授於官職。
東宋朝廷的教育改革為未來的東宋朝廷提供了很多人才,為東宋未來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東宋這邊正在進行如火如荼的教育改革,而中原這邊,公元1368年,朱元璋終於擊敗了元朝,將其趕回了草原,統一了中原。
在統一的這年,朱元璋下令讓錦衣衛調查幾年前偷襲鎮江的幾千兵馬從哪裡來的。
之前由於朱元璋正忙於和陳友諒大戰,因此在得知有人進攻鎮江並沒有大的調查,但是直到擊敗元朝,統一中原,他都沒有搞明白,當年誰偷襲的他。
於是現在他打算讓錦衣衛查查,錦衣衛經過長時間調查也是沒有什麼頭緒,但錦衣衛有一點懷疑是東邊的倭國偷襲,因為除去倭國外,沒有別的可能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