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 (第1/5頁)
尋找山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完陳愷直接對旁邊的楊璐芸撇了下頭。示意走人。
不過此時周圍的人卻為老人與陳愷之間的短短兩三句談話所透露出來的資訊而一片譁然,很是吃驚。
這是什麼情況?那老人還真的是那人的爺爺?而且聽這話裡的意思,似乎那個老人有什麼過錯對不起那個姓陳的人一家?
不然幹嘛一個姓陳一個姓宋?
短短的兩三句話,暴露出來的資訊量略大啊!
很多人在吃驚之餘,也不禁被激起了濃濃的八卦之心,紛紛看著陳愷和那老人,充滿了好奇。
甚至就連本該對陳愷充滿怨恨憤怒的吳德勝此刻都被這驚人的‘反轉’而掠過一抹訝異之色。
老人看到陳愷根本就不願聽他多說什麼,直接就想要走,頓時很失望。可是卻依舊有些不甘心的說道:“等一下。”
“你還有什麼說的?我已經說過,我姓陳。我爸也同樣是姓陳,跟姓宋的您可沒有什麼關係。我們一家也高攀不起您。”
陳愷忍不住回過頭一頓夾槍帶棒的諷刺。他在為自己從未蒙面的奶奶,還有死去的父親不平。
陳愷的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犧牲了,所以陳愷自己也算是單親照顧著長大,他很能夠體會到那種沒有父親,缺乏父愛的感受。
要不是後來遇到了師父,是師父的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彌補了陳愷所缺乏的那部分父愛。恐怕陳愷的性格就不會是像現在這麼好說話,肯定會比現在偏激自閉得多。
相比起來,父親無疑要比自己更加可憐悲哀得多。不僅從出生開始就沒有父親。在那個年代的鄉下,陳愷可以想象父親這樣是奶奶未婚生下的孩子會承受怎樣的非議和欺辱。至少像‘野孩子’、‘野種’之類的,怕是沒少被其他的熊孩子罵。
而且,父親十三歲的時候奶奶也走了。才十三歲啊。要不是靠著幾個舅姥爺的接濟,只怕父親早就被餓死了……
想到這些,陳愷就覺得心酸。即便他對父親的印象很少很少,只是很模糊的一個影子。但他卻並不怨恨父親。畢竟,不是父親拋棄了他和母親,而是父親沒有辦法。離開了這個人世。
但是,父親童年的悲哀顯然就是眼前這個人所造成的。還有奶奶……可以想象,在那樣的年代裡,一個未婚生子的女人,又需要承受怎樣的罵名,要被多少人戳脊梁骨。
奶奶在父親才十三歲的時候就抑鬱而終,這一切很顯然也同樣是眼前這個男人所造成的。即便這個男人現在已經很老了,已經到了該被人尊老的年紀。
但是,陳愷根本沒有辦法讓自己有絲毫的惻隱。尤其是想到母親所說的,當初父親的那句話,他姓陳,一輩子都姓陳,將來他的孩子也只能姓陳!
可見父親對面前的這個人是何等的怨恨。即便他們是無法更改的血脈傳承的關係。
不身處陳愷的位置,其他人很難體會陳愷的心情。這也是周圍不少人在聽到陳愷那番夾槍帶棒的諷刺後,覺得陳愷有些過分的原因。
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事情是怎麼回事,只是看到對方是個老人,而陳愷的話很不客氣,甚至是刺耳,所以就覺得陳愷不太應該。
更有一些道德帝和有聖母病的人在那對著陳愷指指點點,議論紛紛,言語中不無指責之意。
雖然周圍每個人的話,陳愷都能聽得清,但他卻根本不在乎那些道德帝和聖母的傢伙的指責。
當初這個男人拋棄奶奶和爸爸,跟另外一個女人結婚的時候,所謂的道德帝和聖母們又在哪裡?
其他人怎麼說怎麼看,那是他們的事情,陳愷根本不在意。
此時,那老人顯然也自知理虧,對不起陳愷一家,對於陳愷夾槍帶棒的諷刺只是沉默,因為他無從反駁,甚至是辯解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