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十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只禁捕有個屁用,葛州壩水電站截流前,每年洄游到長江上游的中華鱘超過三千五百尾,裡面還有不少的長江白鱘。
可是現在,連五百尾都沒有了,直接銳減了75,還記得去年有媒體報導,一條4米長的中華鱘腹內魚籽已經三期,它急需要游到宜賓金沙江產卵場去,可卻被江上的大壩給攔住了,它過不去,只能痛苦地來回打轉,工作人員為了幫它升起壩閘,它得以隨船進入船閘,卻不幸在船閘中被木船螺旋漿打中,遍體鱗傷,仰肚死去,它的屍體剝製成巨型標本,陳列於武漢大學標本館裡,咱們倆還去看過呢!」陳老怒氣沖沖地說道。
「這個是沒辦法的事,國家需要發展,就離不開水利開發,也正是因為如此,才需要像你我這樣的工作人員為自然界的生物另闢蹊徑,是我們力不能及,沒辦法及時控制救援,但願以後科學更加發達,可以解決現在的困境。」
「它們為什麼非要回來,留在海里不行嗎?待在長江下游不行嗎,以生命為代價也破不開那大壩,何必呢?」周璐滿是傷感地開口說道。
「是啊!鱘魚為何世世代代都要游到三塊石來產籽呢?這個問題別說是你,就是中科院的科學家到現在都未能解開的謎團。
他們從日月定位、地理磁場、水域氣味等多種方位進行實驗調查,都沒有找到鱘魚何以對宜賓金沙江段產生如此不可磨滅的依戀情節。」江象魚之前參與的正是中華鱘的研究專案,所以對這一塊倒是頗為瞭解。
「難道是因為我們這邊江水的水質好?」周璐實在想不出合適的理由,隨口說道。
「這一個理由我們也不是沒有想過,科學院就金沙江水段水質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專門進行檢測,據說整個三塊石從六幾年開始就已經受到了相當程度的環境汙染和噪聲幹擾。
因為上游的滾坎壩,也就是水富在七幾年時,就修建了大型天然氣化工廠,七七年生產尿素,合成氮年產量高達二十八萬噸。
而金銀沱對面江邊的豆壩,也在六幾年修建了大型火力發電廠,七四年便竣工投產,你覺得在這樣的環境下,三塊石的水質還能好到哪裡去?」江象魚開口說道。
「你怎麼知道的那麼多?你以前有去過三塊石嗎?」作為土生土長的周璐,只知道三塊石靠近打漁村,只知道三塊石的江面上有三塊巨石聳立,只知道三塊石有很多人在那裡打魚捕魚,卻根本就不知道三塊石附近還有這麼多的工業工廠存在,縱然是知道也從來都沒有放上心過,畢竟這些工廠再怎麼了得,又如何抵得過上游的向家壩。
「我以前的工作就是研究中華鱘,自然對它們特有的產卵場會更加關注一些,不過倒是有科學家提過這樣一個論點。
使中華鱘及其它鱘魚對宜賓金沙江段有如此強烈的依戀,是因為四川在億萬年前是一個內陸海,鱘魚們從母輩產孵地孵出後,即對其產卵、孵化地產生了強烈的遺傳性認同,故而成年後,循其代代相傳的生育遺傳規律,一定要洄流至始祖產卵場進行生育。」江象魚笑著說道。?
第42章 三塊石
「這個論點我看過,雖然沒有辦法證實,但聽起來倒是最為合理的論斷,我去過綿陽北川的高山,平均海拔在400600米之間,現在山頂還遺留下了很多鵝卵石,也從側面反映四川曾經的確是內陸海。」莊老笑著說道。
「如果沒有葛洲壩就好了,一個大壩,攔住了多少洄游魚類的繁殖之路。」陳老當然知道葛洲壩對國家發展有多重要,可因為是水生物學家,看著無數水生物今日所面臨的各種艱難,心裡多少還是有些怨憤。
「所以我們要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先要保證民生所需,有很多時候二者只取其重。
不能因為咱們是水生物學家,喜歡鱘魚,就把鱘魚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