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第1/2頁)
[美]威廉·曼徹斯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樓樓下,馬歇爾將軍正從辦公室走出去。白宮有個顧問問他,夏威夷方面的訊息怎麼出入那麼大?將軍答道:打仗嘛,總會有種種傳聞的,有時誰都分不清真假。他還加上一句解釋:&ldo;我們都在戰爭的雲霧裡。&rdo;
在芝加哥,一大群人圍著一個報攤要買《論壇報》號外。有個矮胖女人問過路人,&ldo;這是幹什麼?&rdo;回答:&ldo;太太,我們在打仗啦!嚷的就是這事。&rdo;她說:&ldo;啊,原來是這樣!跟誰打啊?&rdo;一連幾天,這事傳為笑柄,而且確也足以博得一笑。其實問題提得很好,因為總統的戰略向來是把大西洋放在第一位的。當天下午,邱吉爾打電話問羅斯福:&ldo;總統先生,日本人來這麼一手,究竟實際情形是怎樣的?&rdo;總統回答說:訊息沒錯,是打起來了。&ldo;他們襲擊了我們的珍珠港。咱們現在是一條船上的人了!&rdo;但真的這樣嗎?美國之群情激昂,只是針對日本而發的。珍珠港的罪行總不能歸咎納粹德國嘛。儘管國會議員們激動極了,可是如果要兩條戰線同時作戰,國會大概還是不會同意的。即使國會同意對德宣戰,全國又會意見分歧的,現在的旺盛士氣就會落下來的。
但是希特勒這時已經開始喪失理智了,這對盟國是一大幸事。由於俄國戰局緊張,&ldo;元首&rdo;再也吃不住了。他越發控制不住自己,動輒發脾氣,所作的決定也越來越憑直覺,即他所謂本人性格中&ldo;藝術家那一面&rdo;。12月8日,他離開東普魯士狼窟司令部,乘火車匆匆趕回柏林,因為日本援引三國條約,要求德國對美宣戰。他本可以不理會東京的要求。早先信誓旦旦,後來自食前言,這種做法在他早已習以為常,而且襲擊珍珠港確實可以說是情況不同,德國要是不想介入戰爭,是滿有口實的。按三國條約規定,只有日本本土遭受攻擊,德意兩國才有相助的義務。如果希特勒置日本於不顧,日本大概也無法報復,因為德國在西,日本在東,各處地球一方,中間隔著個蘇聯。
上面所說的也正是希特勒顧問們所提出的意見。除了裡賓特洛甫態度動搖外,&ldo;元首&rdo;周圍的人無不勸他說:樹敵已經夠多的,不要再加上美國了。可是這時&ldo;元首&rdo;卻偏偏想起以前對日本外相口頭提出的保證來。那時他答應過:&ldo;一旦日本跟美國打仗,德國一定隨即採取必要的步驟。&rdo;他說:&ldo;如果我們不站在日本一邊,三國條約豈非在政治上失效了嗎?&rdo;但是其他的納粹頭子還是不以為然。他們從12月8日起到11日止,日以繼夜地整整進行了四天激辯,東京惶惶不安,苦候結果。最後希特勒終於直說,他的真正動機是進行報復。由於德軍在茫茫的俄羅斯草原上受到挫折,希特勒對美國驅逐艦在大西洋方面的所作所為是越來越惱火了。一句話,羅斯福逐步升級的刺激終於弄得&ldo;元首&rdo;忍無可忍。據戰後紐倫堡國際法庭所得的資料,希特勒當時說過,他要正式宣戰的主要理由&ldo;是因為美國早已攻擊我們的船隻。對於這場戰爭,美國早已是個強有力的介入者;美國由於採取了這樣的行動,早已造成了德美交戰的局面。&rdo;於是他宣佈德國同美國處於交戰狀態。墨索里尼這時早已是希特勒的十足的奴才了,便也跟著對美宣戰。一轉眼,羅斯福的問題全都解決了。國會別無他法,星期四當天就對德宣戰。迪安&iddot;艾奇遜認為希特勒此舉&ldo;非常愚蠢&rdo;。他日後寫道:&ldo;由於敵人蠢到極點,他們終於幫我們解決了種種困難,解除了重重疑慮,使我國人民團結起來,走上了那為了國家利益不得不走的漫長而艱苦的道路。&rdo;
第二冊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