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2/5頁)
暖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所能留下的印象,就是大米莊給住戶送麵粉用的面
粉袋,是圓滾滾近一人高,一個大粗布口袋上頭印著字號地址而已。
伏地面也好,洋白麵也罷,北平人似乎對於機器切面,都沒多大興趣,
好像對抻條面有一種偏愛,總覺得抻條面吃到嘴裡利落爽口,軟硬適
度,而且有股子咬勁兒。抻面的“抻”字,筆者在上書房認字塊的時候,
老師就教過了。可是這個“抻”字用的地方實在太少,久而久之,也就
把這個“抻”字怎麼寫也忘了。舍親合肥李木公是桐城派古文家馬通
伯的入室弟子,他初次到北平跟我說想嚐嚐北平的拉麵,他一說把我
也愣住了,繼而一想才知道皖北一帶管抻條面叫拉麵。我告訴他北平
叫抻條面,他說就是不知“抻”怎麼寫,所以才叫拉麵。可是當時我怎
麼樣也想不起“抻”字怎樣寫了。等來到臺灣,廣播公司在《早晨的公
園》節目裡,請何容先生播講“每日一字”,講到“抻”字,從此我才又把
這個字拾回來。
抻面不但要有技巧,同時兩條膀臂還要有把子氣力才行。抻把兒
條都是廚師傅來抻,至於女傭們也會把面擀成片切條連甩帶抻,雖然
也算是抻條,吃到嘴裡總嫌不夠勁道,嚴格地說,實在不能列為抻條面
的正宗。抻面要先把面揉成長條,提溜起來擰成麻花,要擰得越勻越
好,然後儘量地上下甩動叫溜,溜上個三兩回就要蘸點鹼水再溜,鹼水
多了面色泛黃,鹼水蘸得少了又伸張不開。等面溜夠勁頭,一條大面
柱由一變二,二變四……一直拉下去。粗細可以分簾子棍、家常條、細
條几種,再要細叫一窩絲,只要關照灶上的大師傅多搭一扣,那麵條可
就細多了。
北平飯館子裡抻條面以隆福寺灶溫抻的最夠標準,到對門白魁買
點燒羊肉寬湯,來個燒羊肉煨汆兒,那可是一絕。或是到福全福館來
份鴨嫁妝打滷,也別有風味。除了北平您到任何一個地方也吃不到這
兩種滋味。東安市場潤明樓的店東老段自己講究吃抻面,所以灶上大
師傅押面手藝都是老段調教出來的,一聽說掌櫃的要吃抻條,誰也不
敢馬虎。可有一宗,他家的小碗幹炸,實在不敢恭維,醬太鹹不說,肉
末也太差勁,吃到嘴裡總有點木木扎扎的感覺。梨園行有位唱鬚生的
貫大元,平素是精於飲食的,他說:“潤明樓面抻得好、醬炸得差,咱們
就改吃打滷吧,來個肉片滷三鮮滷仍舊是砟鍋。最好是叫一箇中碗燴
三丁寬汁,澆在面上吃可就精彩啦。因三鮮打滷麵是列在普通大眾小
吃價碼裡,必須價廉,才有人吃,價碼一高就沒人敢吃了。您要個燴三
丁,櫃上列為正式熟炒,得用上好刺參,真正南腿,帶皮的雞丁,貨高價
出頭,調和不同,自然要比三鮮滷高明多多了。”後來吃了幾次,證實貫
老闆所說的果然不假。
舍下當年在北平所用的廚子叫劉順,也是抻面的好手,粗細由心,
一次能抻出兩斤麵條兒來。他的炸醬比飯館子的炸醬確實味道不同。
他說:“炸醬用的醬一定要用上好的麵醬,能買輅輅把兒(地名)西鼎和
的醬最為理想,避免太鹹,八成黃醬,加上兩成甜麵醬,千萬別放糖。
先用開水稀釋和勻,把雞蛋炒好碾成碎塊,另外用小金鉤(北平有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