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商議勤王 (第4/4頁)
花非花月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奉王受命”的稱號就一直在洛國與宋國之間流轉,再也沒有賜予過齊國,不過作為天子最重要的姻親國,齊國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呂白的眉頭深深皺起,這件事對他的衝擊很大,他是絕對不希望天子出事的,當今天下諸侯,與天子關係最親近的就是姜姓呂氏齊國,甚至要超過其他姬姓諸侯國,在現在這個秩序中,齊國的地位幾乎能稱得上諸國第一!
宋國也是同樣的道理,他們立國的基礎就是邦周的二王三恪,自然就會本能的維護這個給他們帶來利益的制度與政權。
沒有讓洛蘇多等,齊侯很快就下定決心說道:“阿蘇,你說的不錯,既然阻止不了,那就要妥善處理後事,不能讓事態擴大,尤其是洛邑不能有失,畢竟西部那些諸侯一直想要讓天子遷回鎬京,不能給他們這個藉口。”
當初興建洛邑是為了監控殷商舊族,同時征討東夷,沒想到宋國安穩了幾十年,歷代宋公都恭謹的對待天子,其餘的殷商舊族都向著南方遷移,到了比徽國還要遠的南方,那種地方邦周都不知道叫什麼。
至於東夷被諸侯國打擊的相當慘,相對於西、北、南三個方向的蠻夷來說,已經失去了威脅,西方的犬戎連年與西部諸侯作戰,已經有諸侯上表請求天子遷都回鎬京城,集中力量對付犬戎。
但是這時候東部諸侯反而不願意讓天子離開洛邑,都城在東方,證明東方才是天下中心,其中數不清的利益都往這裡匯聚,所有人都能吃的盆滿缽滿。
況且西部諸侯三年朝見一次天子,而東部諸侯一年朝見一次,進獻貢品、美人也更容易,天子自然而然的親近東部諸侯。
聽到舅父答應會盟,洛蘇開懷道:“舅父英明,宋公爽有會盟諸侯之權,我等各自整兵在祁巖會盟操練,時時刻刻關注南邊戰事,一旦烽火燃起,我等立刻率領大軍進入王畿,保證洛邑和天子的安危。”
呂白聽懂了洛蘇話中的意思,主要是保證洛邑的安危,保證邦周的社稷,至於天子若是安全,證明他還有天命未失,如果在敗逃的路上出了意外,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姬昭看著這一幕欣慰的笑出聲,果斷的拋棄那些沒能力還喜歡指揮的君主,是保命的不二法門。
兩人達成了盟約,洛蘇就準備動身回國,諸侯聯軍自然是會有一個龐大的參謀團,他不懂軍事,但軍隊卻不能完全交到盟軍的手中,否則仗打完了,軍隊也死光了。
回國之後要將駐紮在外的將軍調回來,還要準備出征的糧草,隨軍的各種物資,還要根據周邊的形勢決定抽調哪一支軍隊,有的軍隊鎮守的關隘非常關鍵,不可輕動。
在洛蘇與齊侯商談的時候,宋公爽的速度也非常快,回國之後立刻就用印,將一封封盟書發往各個諸侯國中。
實際上,這十年來,諸侯已經很少大規模會盟,奉王受命已經成為了鎮守諸侯籠絡人心的工具,他們通常只邀請和自己關係親近的諸侯參加。
接到盟書的諸侯都沒想到,宋公爽這一次竟然邀請了所有他能管轄到的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