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風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就是要擺上的十二道攔客迎賓酒了。
十二張桌子,沿著路的一邊,間隔一兩米擺放一張,一直擺了約有十米。每一張桌上,都擺上了一個用紅紙包過的酒罈。盛裝女孩們手上,都握著一個纏著紅色綢帶的牛角。還沒有開啟酒罈,還沒有到上米酒,就已經聞到一股濃濃的酒香了。
對於這個隊伍,在排好以後,領導也同樣指揮了一次預演。隨著盛裝女孩們簡單而輕盈的舞步,牛角杯裡到上了米酒,歌聲慢慢地從女孩們的嘴裡唱出來,旁邊已經站好隊伍的腰鼓隊也配合著敲起了節奏,氣氛在剛才表演的基礎上提高了好幾個檔次。
第三排,就輪到仰亞他們了。青一色的帥小夥,長褲束腰,短衣彩邊,紅綢扎頭,一看就讓人精神抖擻。
他們也分開在路的兩旁站成兩排,站在最前排的,兩邊各三人,手裡握著高出人四五米的高排蘆笙,紅綢輕飄。接著兩邊各三個男孩,蘆笙又稍微低些,但也有兩人多高。接著的蘆笙又稍微矮些,直到最後,是跟著的兩排由十幾個小男孩排成的,每個孩子手上握著一把小蘆笙。最後面,是一排年紀稍微長一點的中年男人,每個人身前都放著一把有如大腿粗細的芒筒,他們就是芒筒手。
這就是當地有名的高排蘆笙迎賓隊。在長長的高排蘆笙的帶領下,整個蘆笙隊伍,無形中就有一種莊嚴感和儀式感,讓人肅穆起敬。
接在蘆笙隊後面的是由當地小學生組成的兒童少年迎賓隊,他們每一個孩子都穿著民族服裝,女孩們手上都拿著兩朵大大的彩紙花,男孩們則握著一把小小的蘆笙。還沒有開始,就不停地舉著手中的花和蘆笙喊著——
『歡迎歡迎,熱烈歡迎!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精力永遠過剩的孩子們,有時喊起來,聲音甚至超過前面所有樂器的聲音。這就是孩子們的力量,也是未來的力量。
幾個參與編排的領導和老師,每排好一個佇列,就讓大家重新演示一遍,隊伍在慢慢地壯大,演示出來的效果也越來越好,越來越強。旁邊零星住著的寨子裡的百姓,也都慢慢聚了過來。
這可不是一次一般的老百姓家有喜事的攔門攔路酒,有認得字的,看了看前面長長的橫幅,告訴了身邊其他的人。
『這是有中央領導要來呀!』
訊息一傳出,一傳十,十傳百,所有的老百姓都知道了,而又帶動更多的老百姓圍了過來。
有些,也許是從自家上學的孩子那裡得到的訊息。她們一邊看著,一邊在那群小孩當中尋找那一個熟悉的身影,那也許就是她們家的最小的小孩,或者是自家的孫子。她們每個人臉上都掛著好奇而又幸福的笑容。
接近中午了,所有的隊形都佈置好了,編排的領導老師們,又重新讓整個隊伍演示一遍。一時間,腰鼓聲、花燈舞;高排蘆笙、蘆笙曲;銀裝舞步、敬酒歌;孩子的童聲歡迎和晃動的手花,整個山灣裡,一下子就熱鬧了起來。
還有因好奇而跑過來的小野生動物,還有因激動而附和著一起唱歌的鳥雀。
樹尖搖了,它們聽懂了那些動聽的歌曲;
雲彩動了,它們在為這山間的熱鬧伴舞。
領導和指導老師們又重複了好幾次,確信達到了想要的效果後,才停了下來。想讓大家在視察調研組還沒到來之前,抓緊時間休息一下,以便等一下,精神面貌更好一些。
這時,已經是中午十二點過了。
兩個簡易工棚裡面,根本不可能為這麼多人準備中飯。所以,早在大家剛剛到來之時,就有負責後勤的人員,已經跟附近的兩戶百姓大媽家聯絡好了。就在大家在路邊排練、演示的同時,他們已經在大媽家開始為大家準備午餐了。
純樸的農村大媽,並沒有覺得這是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