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得和思想一樣嚴肅,而不是深入,結果兩者都讓人望而生畏,興致索然。但是中國的哲學,東方的哲思一直是存在的。不必說道家的老莊,僅僅是《詩經》裡一篇樸素的民歌,就已經夠力量映襯所有的哲思。

比“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要深刻,比“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要實在,《蜉蝣》只要再進一步,就可進入哲學;再遠一點的話,甚至可以進入宗教。

初夏的傍晚,敞開的視窗時常會飛進一種小蜻蜓似的飛蟲,它的身體和翅膀同色,頭角幾乎完全同蜻蜓一樣,全身褐黃色,所不同者只是尾尖拖著三根長長的細須,飛得也慢得多,很容易被人捉到。小時候在溪水溝邊,總有小夥伴捉來玩,而我並不喜歡這種遊戲,不是對蜉蝣有多大的憐憫心,只是覺得為什麼要剝奪小蟲子飛的自由?

這種被外國人稱為“五月之蠅”的小生物,就是古人著作中屢屢提到的蜉蝣。“曹風”裡還有“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之翼,采采衣服”這樣生動形象的比喻。可是古人對於蜉蝣,僅僅能把握到它不飲不食朝生暮死的特性,向來註疏《毛詩》和《爾雅》的許多格物家,包括朱熹在內,一提到它的形狀,統統“拎唔清”。有的說它形似天牛而小,有甲角,出糞上中;有的說它似甲蟲有角,大如指,長三四寸;有的說它似蛣蜣而小,身狹而長,有角,黃黑色,下有翅能飛,夏天雨後發生,糞上中……說來說去,都將它當作是一種甲蟲。

只有《本草綱目》的著者李時珍說得最好。因為他除了引述上列那一類的一貫陳說之後,突然附加了一筆:或曰,蜉,水蟲也,狀似蠶蛾,朝生暮死。蜉蝣的形狀雖與蠶蛾仍有若干距離,但蠶蛾似蝴蝶,蝴蝶和蜻蜓到底是相近的東西,而且知道它是水蟲。總算已經搔著癢處了。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用一朵花開的時間,觀生望死(2)

蜉蝣的生活史非常有趣,《淮南子》:“蠶食而不飲,二十二日而化;蟬飲而不食,三十日而蛻;蜉蝣不食不飲,三日而死。”又說:“鶴壽千歲,以極其遊,蜉蝣朝生而暮死,盡其樂,蓋其旦暮為期,遠不過三日爾。”古人說它不飲不食,朝生暮死,這已經將它說得太長命了。事實上,蜉蝣的生命僅有三個多小時。蜉蝣的幼蟲在水中孵化以後,要在水中繼續生活一年至三年之久,始達成熟階段,然後爬到水面的草上,蛻殼變成蜉蝣。經過第一次蛻殼之後。接著又蛻第二次的殼,始能展翅高飛,於是就尋配偶,交尾產卵。這一切都在幾小時內完成,完成後就疲倦地停下來死亡。因了口腔不發達,在這花費了兩三年準備工作的幾小時生命中,忙忙碌碌,完全不飲不食。

樂觀的人會說,蜉蝣的生命過程雖短,卻十分充實。短短的幾個小時內,要經過兩次蛻殼,練習飛行,戀愛,交尾,產卵,非常忙碌。悲觀的人會由此想到自身,感慨人生苦短。人們在憐惜蜉蝣朝生暮死的同時,自己何嘗不是造物主指間的一隻小蟲呢,苦苦熬度的百年光陰,是別人的彈指一揮。

這樣的悲觀也不奇怪,反而是一種清醒的認知。這樣心懷謙卑,不是不好。人在不經意間總會被強大到駭人的時間擊中,驚悟自己的微不足道。難怪蘇東坡那麼灑脫的人,在《前赤壁賦》中亦油然感慨:“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長江在,赤壁在,那些曾經叱吒風雲的英雄卻消失得不留痕跡。時間是這樣的清潔無情,任何一個人一件事的逝去,都不會改變它的軌跡。曾經認為已改變了的,改變的不過是當時當事;曾經以為盡在掌握的一切,也只是光陰裡的纖芥微塵。

我今察看我手經營之事業,及我勞碌所成之功,哪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先知已經清楚地點破,而我們仍舊置若罔聞,甘心這樣煞有介事,欣喜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神級主播,從救下大蜜蜜開始!

神級主播,從救下大蜜蜜開始!

甜酒配湯圓
+++++蘇長風重生藍星十八線主播身上,意外救下被下藥的楊蜜。一夜情後,蘇長風意外覺醒。從此他開始了自己的直播整活之路,並且一路狂飆!既然我的劣質茶葉賣不出去,那我就打假不法茶商,大家都別活;既然老外虐待國寶大熊貓,那我就偽造你們的國寶……與此同時,大蜜蜜也被他成功拿下,兩人過上了沒羞沒臊的小日子!...
遊戲 連載 340萬字
(仙三同人)仙三風過溪間幾重樓

(仙三同人)仙三風過溪間幾重樓

人生幾何
遊戲 完結 6萬字
武霸天下

武霸天下

使勁兒
遊戲 完結 219萬字
辦公室的無奈沉淪

辦公室的無奈沉淪

恐龍王
遊戲 完結 1萬字
嫡女風華

嫡女風華

知恩報恩
遊戲 完結 217萬字
地獄之門

地獄之門

車水馬龍01
遊戲 完結 4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