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月紀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些混球統統送到地獄去。無論如何,那時大家利益一致。
見鬼的利益,霧精靈匪夷所思地回憶。我承認了失敗,承認了無能,然後對他的命令乖乖照辦。難道我指望一個死人拯救我的小命?還是除了他我沒別的同僚了?結社的七位惡魔領主,這些騙子、白痴和肆意妄為之輩。儘量往好處想,這幫人也根本不能成事。原來這就是現實。
這意味著哪怕他們幾個加起來,於黑騎士而言充其量也只是塊絆腳石。
而辛厄自己也算在內。他當然不願承認,但他知道自己有多畏懼那亡靈。
……他的判斷十分準確。動亂結束後,渡鴉團的投資者“布人”維維奇商會被連根拔起,拉梅塔的老下屬約利扎伯投靠了黑騎士,就連從屬“無星之夜”陛下的貴族群體也遭到清洗,寥寥無幾的倖存者們,忙不迭地向對方宣誓效命。
就連“灰燼與雷霆之主”齊格勒,也悄悄對他抱怨。這傢伙不敢當面抗議,私下裡,卻將黑騎士的行為稱之為“對同僚情誼和兄弟手足的背叛”。此人在賓尼亞艾歐無甚力量,唯有一個小型結社“鋼與火”受其驅使。
不死者領主欣然笑納,並毫不徇私地使用他們,最終將結社變作了一副空殼。獵魔運動前夕,“鋼與火”成員襲擊了守誓者聯盟接引“閃爍之池”的使節,阻止了聖者“光之女王”降臨,然而未有同胞倖存。
他們的犧牲不容忽視。倘若第二位聖者參與獵魔運動,戰爭將發展向未知的方向。可是,不管怎麼說,齊格勒的力量的確受到了削弱。
……戰爭的死難者眾多,進而加強了“沉淪位面”加瓦什的力量。
現在,他把曾對待拜恩的手段用在了伊士曼王國身上,辛厄心想。而且更加殘酷,更加徹底。他先挑起異議,再激化矛盾,最終給予機會。伊士曼和拜恩放對,敵我形式本就懸殊,重壓之下,人人往往在意識到毀滅之日不遠時,作出看似能夠自救的判斷——人們掙扎起來,耗盡力氣,然後自取滅亡。
況且,誰又說這裡面沒有秩序支點的過錯呢?辛厄可是曉得,寂靜學派與守誓者聯盟支援不同黨派,雙方明爭暗鬥;“微光領主”安利尼圖謀北地;還有光輝議會,若不是代行者遭受刺殺,他一定還在佈列斯帝國,借聖騎士和降臨者對名義上的新屬國指手畫腳。
連“深獄領主”懷特海德自西邊接近的大軍,也無意間成為對方逼迫黨爭內鬥的工具。哼,也許他是故意要我這麼做的。他一貫如此!
,!
但這是勝利的回顧,不管怎麼說,贏的是我們。辛厄知道,失敗者向來沒有回顧的機會。
如今,不死者領主是拜恩的主人,而且決不會有人一道命令就能解散他的城市。這是多麼可貴啊!
正如該死的亡靈所說的那樣,他們的地位轉變了:秩序支點正在逐步萎縮,最終成為陰溝裡的老鼠。我們榮譽加身,我們反敗為勝,我們是贏家。七位“惡魔領主”,竟成了帝國諸侯。
……但皇帝只有一個。
媽的,我們與伊士曼有何不同?他有種荒謬的悲哀。彷彿不死者領主對拜恩帝國的統治不是局勢所迫,而是來自於另一場摧枯拉朽的征服。我們像一群鬥敗了的鵝,搖搖擺擺跟在他身後。
但辛厄無從反抗,甚至打心底裡認可對方。這種情況在拜恩帝國統治賓尼亞艾歐、摧毀神秘領域前,很可能一直延續下去……
因此,在他意識到黑騎士的下一個“清理目標”是法夫坦納王庭時,他無可避免地感到抗拒。不錯,法夫坦納王庭於他並非安全港灣,儘管她確實是他的故鄉,也是“紅谷伯爵”埃蘭諾爾和兩人過去美好記憶存留之地……但既然她是神秘領域七支點之一,雙方就斷無共存的可能。
你的同族不歡迎你,漢迪。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