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豁出去了 (第3/5頁)
鑲黃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專家。
透過分析薑餅人的經營模式,他不但開了眼界,在對手身上學到了一些新的東西。
而且經過冥思苦想,消化掉這些東西,最終還是從薑餅人的身上發現了一個解決問題的關鍵,那就是薑餅人實在太過依賴供應鏈了。
薑餅人的模式就是利用資本優勢薄利多銷,必須得店面達到一定數量,銷量達到一定程度,才能維持良性運營。
完善的供應鏈幾乎就是薑餅人的生命線。
也是這家企業保持高價效比的優勢的來源。
這也就是說,薑餅人在京城雖然佔有充分優勢,但同時也把這家企業束縛在了京城。
畢竟京城的供應鏈是帶不走的。
如果薑餅人想要發展擴張,每到一個新的城市,都需要一條完善的供應鏈和好幾家店面才能立足。
而且這麼幹,需要的時間和資金都不是小數目。
但薑餅人又採取的是低價策略。
他們回收投資成本的時間,至少是肯德基的三到五倍。
或許需要整整一年,才能在京城回收這五家店的成本,實現真正的盈利。
說白了,就是在搶佔市場方面,薑餅人的效率太低。
盤子太大也有大的壞處。
他們不可能像肯塔基一樣,隨處落地生根,如同細胞分裂一樣迅速複製自己,他們只能穩紮穩打,慢慢發展。
而這就是汪大東唯一的翻盤機會。
所以為此,汪大東決定完全放棄最初的打算,轉而採取其他的辦法發展大陸事業。
那就是奉行惹不起躲得起的策略,去別的地方開闢多線戰場。
先用貸款在其他城市開店,然後在那些分店取得成功之後再開啟特許加盟的模式。
其目的是快速搶佔市場,以各種方式回收資金,然後在這個過程裡打造自己的供應鏈優勢。
等到自己在大陸內地站穩腳跟有了一定實力,再和薑餅人正面交鋒。
不用多說,這種選擇也就意味著風險加大,難度增加。
汪大東不但要先說服總部同意他的選擇,而且還需要自己去承擔相應的貸款風險。
甚至即便是促成此事,他今後也沒安逸的日子過了,註定要坐著飛機全國四處奔波。
可是沒辦法啊,除此之外,他是再也想不出能和薑餅人抗衡的辦法了。
對他來說,與其在京城仰人鼻息,最終窩囊死,還不如奮力一搏,拼個活路出來。
而且至少,他在津門還是有一定基礎的。
他不但有過成功經驗,而且還有相當廣闊的人脈,據有相當的把握在津門能夠獲得如同京城開業一樣的成功。
3月10日,這天就是汪大東奔赴津門,去求貸款的日子。
實際上寧衛民在首都機場無限感慨的同時,汪大東也在津門地方銀行的門前琢磨著自己的心事。
他哪裡想到,自己兜了一個圈子,居然又繞回來了。
本以為自己能夠憑藉京城的至高優勢覆蓋全國,哪知道碰上個硬茬子,最後還得回津門混,靠津門的人脈來救自己。
別說在此地開店需要對方幫忙選址,聘人了,就連貸款都是原先津門這些合作單位的人幫著跑來的關係。
他現在不再對這些人的一口津門腔感到反感,他也不再覺得這些人土裡土氣沒見識了。
透過這一段時間的事情,他意識到了津門的熱情和厚道,辦事的果敢與大度,真真實實地令他感動。
完全不像那些京城人,用人朝前不用人就朝後,一點也靠不住。
連畜牧局也不肯為他的貸款提供便利,反而勸他以穩為上,不要盲目擴大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