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為了玉佩來寧國寺,可到底來了之後要找誰,要問誰,她並沒有底。
謝慕錦說,玉佩是一故人所留,而正恩的這一手字,分明就是柳大儒的筆跡,進步不少,但其中脈絡韻味是相同的。
莫非所謂的故人,是柳大儒?
若是寺中高僧,問一問僧人就能知道了。
謝箏想著,偏過頭去,另碑廊的另一頭,一位婦人帶著個小丫鬟過來,細細一看,正是在山門外帷幔裡遇見過的那一位。
兩廂一照面,彼此皆怔了怔,復又笑著問安。
“您也來看碑?”蕭嫻問道。
婦人頷首:“我就愛好書寫,時不時來寺中小住,看一看石碑。”
依著身份,婦人原本不想與蕭嫻攀話套近乎,但兩人都喜歡書畫,不由就聊到一塊去了,亦提起自家夫家姓鄭,在國子監裡做個五經博士。
鄭夫人已經半百,鄭博士的年紀自然也不輕了,如今還做著從八品博士,可見學問不缺、官途不濟。
蕭嫻怕家中身份唬住鄭夫人,便只說父親在地方做官,外放有幾年了。
鄭夫人的心思不在拉攏上,也就不多問,兩人只談書畫,倒也其樂融融,直談到了蕭臨讓婆子來尋,這才不舍地一道往回走。
待走到廂房外頭,鄭夫人不禁笑了,道:“我就住在最前頭,沿著廡廊走,到盡頭拐個彎兒,後頭第一間廂房。”
如此看來,也就沒幾步路,實在是有緣了。
到傍晚時,寺中響起晚課的鐘鼓聲,遙遙的,能聽見大殿裡僧人們誦經的聲音。
謝箏站在廡廊下,聽著迎風吹來的聲音,心慢慢的就靜下來了。
沈氏準備了不少素點心讓他們帶來,蕭嫻用了些,道:“你裝一些給鄭夫人送去。”
謝箏應了,她有事情打聽,正好出去走動走動,便沒有讓婆子動手,各式點心都取了些,裝入盒子裡,親自提著去。
鄭夫人的廂房裡點了香,味道並不濃郁,清雅宜人。
小丫鬟低聲道謝:“我們夫人在裡頭誦經。”
謝箏抬眼看去,只瞧見落地罩後頭跪在地上的鄭夫人的背影。
廂房的佈置大同小異,謝箏曉得,被落地罩擋住的位置擺的是尊觀音像。
誦經之人講究,沒有唸完迴向文不好打斷起身,謝箏壓著聲兒,比劃道:“就一些點心,不要打攪夫人,我先走了。”
小丫鬟連連點頭。
謝箏出來,沒有回蕭嫻那兒,而是往前殿去。
正是做晚課的時候,僧人多在大雄寶殿,離廂房最近的舍利殿附近沒什麼人。
謝箏轉了一圈,才尋到一個六七歲的小和尚。
“正恩大師如今在寺中修行嗎?”
小和尚摸了摸光光的腦袋:“施主是說正恩師叔祖?師叔祖不在這裡,喏,沿著這裡往東邊走,從藏經閣後頭上去,他在上塔院。來回要半個多時辰,你現在去,天都要黑了。”
正是日薄西山時,餘暉映在飛簷翹角上,如佛光萬丈。
謝箏與小和尚確定碑廊裡的碑銘為正恩大師筆跡後,也沒有急著去上塔院。
天色漸晚,只在幾座大殿之中也就罷了,去後山上塔院,她不熟悉路,天黑行走不便。
反正夏日裡天亮得早,明天早早起來過去,比夜裡安心。
“我能參拜佛舍利嗎?”謝箏又問那小和尚。
小和尚合掌道:“可以進去大殿,能不能參拜佛舍利,要看緣分。”
謝箏淺淺笑了。
仔細算起來,今夜應當是謝慕錦和顧氏的三七夜裡,父母突遭劫難,謝箏自顧不暇,這一路來,別說做七,她連替父母入殮都做不了。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