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掛念 (第1/4頁)
葉不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和馮家的婚事很快就敲定了下來。
馮家請了謝夫人做媒人,陸家請了趙夫人做媒人,這倆位夫人在一起,一個高冷見誰都板著臉,一個和善,見誰都笑吟吟。
謝夫人和趙夫人商量,“咱們需儘快促成此事,一則男女雙方年紀都不小了,二則孫夫人馬上就要離京了,四娘平素最倚仗她四嫂,如果能在孫夫人離京前玉成此事,也是一樁美談。”
趙夫人深以為然。
並且對謝夫人的話馬上謹覺起來。
謝夫人不是平時誰都不搭理,最注重禮儀,整個京都的這些夫人中間就謝夫人隨堂格格不入,人嫌狗不愛的,她清高得很,想當年她可是最愛揭鎮北侯府李大夫人的短,幾乎不把李大夫人放在眼裡,做為李大夫人的‘假’閨蜜,她可沒有少被謝夫人夾槍帶棒地諷刺過。
今天到底是怎麼回事?她不僅主動放下身段和自己商量,而且還一副很溫和的模樣。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後宅之事往往關乎朝堂,尤其是安國公府這樣的名門貴胄。
趙夫人想不通,安國公回來的時候特意說了此事。
安國公嘆道:“皇上很看重孫氏,不僅允許她去明州建碼頭,而且還答應半年撥款六百萬,就這孫夫人還嫌棄,皇上又免了明州三年的賦稅;這還不算,皇上還讓太子跟著孫氏一起去明州!”
皇上這是想做什麼?
趙氏想了一宿也想不明白,但有一點可能肯定,就是皇上很看重孫氏。
早上趙氏起了個大早,還在用早膳的時候楚嬤嬤就帶回了孫瀅要將金玉記盤出去的訊息。
“看看我的陪嫁還有多少銀子可以動用。趙夫人吩咐道。
楚嬤嬤欣慰地開口道:“您的陪嫁這幾年一直沒動過,快兩萬銀子了。”
兩萬兩銀子雖說不少,但要想盤下金玉記還差遠。好在這只是楚嬤嬤的想法,趙夫人根本沒這樣想,她吩咐楚嬤嬤道:“你把這些銀票讓五娘給孫夫人送過去,讓她先拿著用。如果不夠我再想辦法。”
其實,像趙夫人這樣雪中送炭的人還真不少,除了趙夫人,還有謝夫人,謝夫人送來了一萬兩銀票。
“孫妹妹,這是我的私房錢,雖然不多,但我現在也用不著,你拿著吧先救急吧。”
孫瀅只好將自己的打算能說的挑一部分說了出來,“我的銀子都交給了表哥,做生意去了。現在需要用銀子抽不出來,多謝明姐姐。我和表哥商量了,每個月的利潤拿出來一些,設立一個善坊,我不在京都,這件事就拜託明姐姐先替我管著。”
謝夫人道:“那你這善坊是想做什麼事?”
孫瀅想了一下道:“之前的天災,不少人到現在還沒緩過來,我想專門設立一個善坊,並且專門收留這些人,不管善坊資助了他什麼,他永遠是自由的,想讀書的人可送孫氏學堂裡讀書,但必須打一個欠條,以後有能力要歸還這一部分銀子,讀書的費用按一年四兩銀子付費,提供衣食住行。也可以做工支取銀兩,具體的工價您可以跟康管事商量,康管事夫婦會一直在陸府。不瞞姐姐說,太平鎮的餘慶坊就是我弄的。我小的時候是師父在管事,我成家了她老人家就做起了甩手掌櫃。”
謝夫人大為驚訝,“餘慶堂居然是你師傅開起來的?那裡是京城往北的人入京時的必經之地,想當年謝侯在北邊和韃子打仗為追一個逃犯路過太平鎮的時候重傷在身,又累又餓,暈倒了,就是餘慶堂的醫館求助的,所以之後每年我們都會給醫館捐三千兩銀子,雖然不多,但也算一份心意。”
謝夫人這麼一說,孫瀅掩嘴笑了起來,“姐姐,我看過捐贈的帳冊,有個叫陳寶珠的人每年臘八節會送去三千兩銀子,一直送了十一年,是不是您讓府上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