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角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然,從形勢上講,劉太公一介老農,也確實沒那個能耐去當這個皇帝,但劉邦這麼讓也不讓,畢竟於情理有虧。就象在家裡吃飯,明明父親已經吃飽了,但兒子們去盛飯時候,也要問一聲&ldo;阿爹還要吃不?我再幫你盛一碗來好麼?&rdo;這是個禮節問題。
更有甚者,劉邦登基之後,只給自己母親上了一個名號,卻提也不提給父親上尊號的事情。最為過分的是。劉邦當初定都洛陽,卻把父親送到了關中居住,遠遠地離開自己。
對於這種情況。劉常滿真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皇家無親情,真地是這個樣子。
這個天下,對劉邦皇位有可能形成威脅的,當然是那些異姓諸候王們,特別是比較有能耐的韓信、彭越、布這三個。
當然。內部地呂澤、蕭何等人,也是一些潛在的危險,不過這種危險比異姓諸候王要小得多,畢竟候爵手裡權力不足,沒能自己的行政權,想造反就難得多了。而且候爵共有一百多個,在分封時,劉邦讓他們的封地犬牙交錯。互相制衡,諒他們也翻不起大浪來。
然而實際上,這些都不是對皇位最大的威脅,最大的威脅。反倒是劉邦地父親劉太公、兒子劉常滿。雖然是一家人,但這兩個人都是有直接資格取代劉邦的。更有可能獲得那些別有用心的諸候和諸將的支援。
可這些都是劉邦心裡不能說的東西,因此他當然要把劉太公和劉常滿一起塞到關中,遠離首都洛陽。更讓呂雉留在洛陽自己身邊,嚴防兒子篡位‐‐畢竟老爹篡自己位的可能性要小得多,父子之心他還是明白的。
當然這些都是劉邦的想法,劉常滿也只是隱隱約約地感覺到一些,劉太公則完全沒有感覺。
但劉太公一直不高興,哪怕三兒子當了皇帝,哪怕子孫都被封候,哪怕身為太子的劉常滿搬到槐裡,天天和他一起嘻鬧,劉太公還是高興不起來。
這天審食其從軍中回來拜會太子,劉常滿知道他對於侍候人有一套,便和他說起爺爺的事情。
自從回到洛陽後,劉常滿想了想,這審食其其實啥也沒做,殺了人家太冤,便把他從呂雉手裡要了過來,藉口想讓他立更大的軍功,將他塞到了秦瑩麾下當了一個都尉。&ldo;只要以後防止他和阿媽見面,諒他也幹不出來什麼邪事!&rdo;劉常滿心想,不過還是不放心,仍然派了陳去監視他。
這審食其不虧是侍候過劉太公地,在槐裡呆了兩天,便找到了原因。
&ldo;太子,我看太公這次,恐怕不是因為別的原因,乃是思鄉了。&rdo;審食其說道。
&ldo;思鄉了?&rdo;劉常滿有些奇怪。
&ldo;是呀,太公自年輕時候,就愛鬥雞走狗,博陸鞠蹴之戲,最喜歡地殺豬屠狗的漢子,最愛的是頑劣無賴的少年,如今你讓他住在宮殿裡,周圍儘是規規矩矩侍候他的人,豈不叫他悶煞!所以無論侍候的怎麼周到,太公都不會高興!&rdo;審食其說道。
得了此信,劉常滿也犯了難。如今豐邑雖然還是漢地,但與洛陽隔了韓、梁二國,將來遷都關中後,隔得更遠,勢必不可能讓爺爺再回豐邑去住,誰敢保證將來韓梁兩國不造反?到時候再來一出&ldo;廣武烹太公&rdo;,劉邦可不一定再敢說出&ldo;分我一懷羹&rdo;的話了。
劉常滿當即跑去找蕭何商量此事,蕭何卻笑笑說道:&ldo;此事甚為簡單,太子只須擇一地方,再建一座豐邑,將太公懷唸的豐邑故人,一體移來便是!&rdo;
聽了此話,劉常滿只覺得豁然開朗,就是呀,如今自己是大漢太子,很多事情都可以調動國家資源,不必拘泥於自己一身之力呀!
想到此處,劉常滿當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