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枕紅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諸位,賊兵勢重,吾欲避其鋒芒,安營夕陽聚(宛城北部村落),如此一來,既可與宛城互成犄角,又可防賊軍斷我糧道,諸位意下如何?”
說話的是皇甫嵩,他今日率軍一到宛城城北,也如羊安入城瞭解一番情況,待稍晚迴轉,便立刻安排軍議。
卻聞射升校尉馬日磾問到:“大軍既已來此,何不直入城中,依城而首?”他雖自黃巾起義時便隨軍征戰南北,然其終究出身經學世家,稍遜軍務。
“翁叔(馬日磾表字)有所不知,宛城糧草只夠二月之用,若我貿然入城,一旦賊軍圍攻,無疑是自斷糧道。今我在城外,賊軍至,必忌憚我等而不敢全力攻城,若賊軍攻我,城中又可接應。”
馬日磾聞言,這才瞭然點頭。一旁孫堅卻遲疑道:“只是如此一來,兩軍勢必僵持,若荊州援軍二月可至,宛城之圍自然可解。若援軍遲遲不到......”說到這裡,他沒有繼續說下去,羊安卻知道對方所顧慮的與自己一樣。
皇甫嵩該是也有預料,緩緩回到:“若城中節衣縮食,或可堅持三月,介時王敏大軍必至。況兵有奇變,二月未至而賊已露破綻亦猶未可知。至不濟,七月秋熟,可遣軍搶糧。”
羊安聞言不禁心中感嘆:或許叔父也是打的搶糧這個主意吧,這哥倆倒想到一塊去了。用兵謹慎確實也符合皇甫嵩一貫的風格。然而如此做法固然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卻也等同於將勝利的希望建立在許多不確定性上。我還是喜歡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
他正想著,卻聞皇甫嵩道:“諸將還有何異議?”
羊安於是起身道:“末將有一良策,或可儘快退敵!”
皇甫嵩忙回到:“是何良策,羊都尉不妨說來參詳。”
卻見羊安不急不緩得走到他身側掛著得錦帛邊,指著其上所繪地圖道:“諸位請看,宛城在渭水之西,而棘陽在渭水之東,賊軍若取宛城,則先渡渭水。”
說到這裡,帳中諸將大多已猜到其用意,不禁眼前一亮。羊安卻不管他們,繼續道:“渭水臨近宛城一段水面寬闊,足二、三百丈,水深亦有三、四丈,渡河著實不易。宛城緊鄰渭水,對岸旦有風吹草動,望樓之上必然一覽無餘。為防城中半渡而擊,賊人勢不在此處渡河。”
皇甫嵩氣定神閒問到:“那依都尉之見,賊人當在何處渡河?”
羊安看了看皇甫嵩,回道:“末將近日探查獲悉,棘陽西北有一村落依河而建名曰南就聚,此段渭水雖水流稍急,然其寬不過一、二十丈,水深亦只有足丈。或為渡河最佳之處。將軍何不領軍於此地東岸設伏,待賊人半渡之時,一舉擊之。再遣一軍伏於西岸,待其自亂陣腳,乘勢殺出。末將自領本部直取敵方中軍,則可一舉定賊。為保萬無一失,將軍可請南陽太守領兵北上。如此一來,即便末將一擊不成,三面合圍之下,亦可將叛軍一網打盡。”
“好。”孫堅聽罷,早就難掩心中興奮,忙又向皇甫嵩請命道:“將軍,末將願領兵伏於西岸。”
皇甫嵩略做思考,這才道:“若賊人不往此處渡河,又當如何?”
羊安忙回道:“末將已遣百騎散往棘陽左近,以便探聽叛軍動向,大軍亦可隨風而動。”在羊安看來,人是活得,計劃也是可以微調的。
皇甫嵩聽罷,卻仍是不置可否。在他看來,大軍傾巢而出,若有差池,兵敗事小,丟了南陽事大。
“將軍…”孫堅見狀,便要來勸。
皇甫嵩只拜拜手,阻止到:“此事事關重大,且容本將三思。”
眾將無奈,只得先後出了營帳,卻見羊安絲毫未動。皇甫嵩曉得他還欲勸說,卻是先扯開話題,道:“說起來,此番起復,多賴都尉,倒是還未好好感謝。”
若非羊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