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之冰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也被冠以“俠女”、“烈女”頭銜,在此後幾十載中,不斷成為民國時期多種演義故事的女主角。
1949年,施劍翹扭著秧歌迎來了蘇州城的解放,也在同一年,把自己的兒子施僉刃和施羽堯送進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已是七旬老人的施羽堯當年從抗美援朝戰場上歸來後便落戶哈爾濱。在外界的各種亦真亦假的傳說中,“施劍翹”已籠罩了濃重的神秘色彩,而在施羽堯眼裡,她就是一位普普通通、充滿慈愛的母親。
家仇
我的哥哥名叫“僉刃”,我叫“羽堯”,細心人可能注意到,我們的名字組合起來就是“劍翹”,正是母親的名字。
其實“劍翹”也不是母親的本名,她原名叫施谷蘭,“劍翹”這個名字是她決意刺殺孫傳芳後改的。外祖父去世10週年時,母親想到家仇還沒報,心裡難過,一個月夜她仰望天空,自己吟了一首詩:“翹首望明月,拔劍問青天。”從此就把自己的名字改為“施劍翹”,也想以此激勵自己。我和哥哥原來分別叫“二利”、“大利”,母親也全給改了過來。她說她在世上兩袖清風,沒什麼可留下的,就把名字留給兒子吧。
母親刺殺孫傳芳的原因很簡單,就為報殺父之仇。
我的外祖父施從濱,安徽桐城人。他們兄弟四人,生活極端困難,大年三十兄弟四人圍著一個豬頭過年,要賬的人上門,把豬頭取走,他們只能空對著一鍋湯。外祖父最終帶著幾個弟弟出來闖蕩,用了30多年,做到山東省軍務幫辦兼奉系第二軍軍長。
1925年秋,孫傳芳聯絡了一些反對張作霖的勢力,與奉系軍閥為爭奪安徽、江蘇展開大戰。張宗昌要外祖父南下對抗孫傳芳,外祖父以年事已高為由推辭,但張宗昌堅持讓他入皖,並允諾一旦攻下安徽,將以安徽都督做酬勞。外祖父只好率兵南下,雖然他的部隊有白俄僱傭軍和鐵甲車助戰,但仍抵不過孫傳芳的部隊。在安徽固鎮,外祖父被三面圍住,他乘鐵甲車撤退,但孫傳芳很狡猾,他拆掉了鐵軌,鐵甲車翻覆,倒在地裡,外祖父和他的隨從全部被俘。
外祖父從固鎮被帶到蚌埠車站孫傳芳的指揮部,雖然有周圍人求情,勸孫傳芳不要殺俘虜,但孫傳芳還是命大刀隊將外祖父斬首。客觀地說,參與軍閥混戰的外祖父也是軍閥混戰的犧牲品。張宗昌名聲不好,有“酒肉將軍”之稱,外祖父在前線為他賣命時,他還在後方花天酒地。外祖父是在張宗昌手下,從排長、連長、團長一點點提拔起來的,所以他對張宗昌也有“愚忠”的一面。
當時軍閥混戰,殺人無數,孫傳芳殺外祖父,殺了也就殺了,但他下令把外祖父斬首後掛在蚌埠車站,為了增加羞辱意味,還命人在白布上用紅字寫著“新任安徽督辦施從濱之頭”,並暴屍三天三夜。
那一年,母親只有20歲,是家中長女,從小聰明伶俐,很得外祖父喜歡,父女間感情很深。聞聽外祖父死得那麼慘,母親當時就決意報仇。她當時寫的一首詩裡有這樣幾句,從中也可以看出她當時心情:“被俘犧牲無公理,暴屍懸首滅人倫。痛親誰識兒心苦,誓報父仇不顧身!”
母親帶著外祖母找到張宗昌,提出三個條件:一、給一筆撫卹金,全家遷往天津,與軍界再不來往;二、希望能夠提拔兄長施中誠為團長;三、把她的弟弟施中傑和另一個堂弟施中權送到日本留學。這些條件,張宗昌都一一答應了。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施劍翹:刺殺孫傳芳的傳奇女性(2)
實際上,母親這番安排也是別有深意,她把復仇希望首先寄託在大舅施中誠身上。施中誠原本是外祖父弟弟的孩子,因其父親早亡,從小過繼給外祖父。外祖父去世時,他還是一個小排長,張宗昌兌現諾言,將他提拔為團長,後來做到了煙臺警備司令。但他勸母親打消報仇的念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