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曜聖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日本在失去美國核保護傘的威脅下,被迫同意了美國的要求。1978年美國的布熱金斯基施加壓力後,日本對第三世界的出口勢頭趨緩,隨後不久就開始衰退,日本的出口主要轉向了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
日本的全球基礎建設發展基金,曾計劃向發展中國家投資5000億美元,用於發展鐵路、供水和發電等基礎建設,但是在美國施加的政治壓力下,被迫放棄了這一大規模投資計劃。日本在歐洲的海外投資,有三分之一投向英國,其投資金額超過了四百億。日本的海外投資從1985年以來急劇增長,但是並未流向迫切需要資金的第三世界。八十年代美國的財政部長所推行的政策不僅導致了日本的貿順差,而且於1985年還蓄意製造了日元的大幅度升值,這樣不僅使貧窮國家更難購買日本工業裝置,而且還促使東京聚集了巨額帳面資金,其目的是利用&ldo;超級日元&rdo;來推動全球泡沫投機,並且在日本內部植下金融癌症的禍根。
1984年至1985年間,美國的財政部長對東京進行了一系列訪問,要求日本官員抬高日元比價,並且接受美元的大幅度貶值。
1985年9月19日,在紐約的普拉札飯店,美國財政部長會見了七國的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共同簽署了普拉札協議(即後來說的廣場協議),提高了日元和其它貨幣對美元的比價。普拉札協議和美國財政部長的政策,導致日本經濟出現了巨大失衡,其最嚴重的後果包括:日元急劇升值,日本國債增長,房地產泡沫及崩潰,日本銀行壞債劇增。
日本&ldo;超級日元&rdo;泡沫,其作用首先是確保了日本能夠購買大量美國國債。&ldo;超級日元&rdo;泡沫的第二個作用,是美國能夠藉助其資金力量,來支撐瀕臨崩潰的美國房地產市場。從1985年至1992年期間,日本的投資者購買了價值720億美元的美國房地產。更為陰險的是,倫敦和美國華爾街金融界製造的投機泡沫,還在日本內部植下了東京稱為&ldo;金融愛滋病&rdo;的禍根。反映該問題的一個很好標誌,就是東京和大板金融中心外匯投機交易數量的增長。尼克森取消金本位以後,隨著浮動匯率體制的實施,外匯交易額的迅速增長,超過了世界貿易額增長達四倍之多。1985年簽署普拉札協議之後,日本外匯投機幾乎增長了一倍之多。1988年,日本外匯交易額對外貿金額的比值,已經增長到62美元比1美元,相當於美國外匯投機指數的兩倍。
西方新聞媒介流行的說法是,日本銀行1985年降低利率導致了泡沫經濟,房地產公司利用低息貸款,大量投機搶購有限的城市房地產,致使日本的房地產價格瘋狂上漲。新聞媒介的這種流行說法,其實是混淆事實的謊言。在半年召開一次的世界政府高階會議上,日本被迫承諾大規模增加政府預算開支,據說也是為了刺激消費者購買進口西方產品的開支。這一措施導致了日本政府債務的大幅度增長。
正如經濟學家拉魯什所說,&ldo;美國實際上命令日本,&l;我們不許你們在世界其它地方投資,你們必須將賺來的美元聚集起來,炒高美國和日本的房地產價格,形成名義資產的虛假膨脹,進而形成巨大的金融投機泡沫,這樣日本出口賺得的美元收入,就源源不斷地輸入進投機泡沫,變成了過度膨脹的虛假資產,並且用於防止巨大泡沫的崩潰&rdo;&r;。
隨著泡沫經濟的發展,日本的房地產價格出現了瘋狂猛漲。在日本的6大城市中,住宅、商業和工業用地的價格,從1970年的每平方米6千美元,猛漲至1991年的每平方米6萬2千美元,上漲幅度高達10倍之多,創下世界前所未聞的記錄。相比之下,紐約市區土地價格的最新高點,僅為每平方米12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