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狼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國家君長都要陪同。如今中原腹地受戰亂影響,從洛陽至泰山沿途人煙稀少,很多都方草莽叢生一片荒蕪,這不是把他們引入縱深窺探我們虛實嗎!”
“再說封禪路途遙遠,您賞賜再多恐怕也難以做到人人滿意,連年免稅都未必能彌補百姓勞苦。您崇尚虛名卻收穫不到半分實利,那為什麼一定要去呢!”太宗無言以對。恰好遇到河南、河北數州罹患水災,封禪隨即叫停。
太宗認真思考了魏徵的話,終其一生也沒再提過封禪,而是把留名青史的機會,讓給了後世子孫唐高宗、唐玄宗。
【02】推行善政良法
貞觀二年(628年),交州(今越南境內)都督李壽因貪汙被治罪撤職。太宗因瀛州(河北滄州河間)刺史盧祖尚文武兼備且官聲較好,將他徵召入朝,告訴他說:“交趾這地方地域廣大,長期缺乏賢人治理,需要你這樣人才前往鎮撫。”
盧祖尚一開始很高興,答應下來。誰知不久就反悔了,推說自己身體不好,不適應那裡氣候。太宗很不高興,讓杜如晦他談話,告誡他:“匹夫尚且重視承諾,你怎能答應了朕又要反悔。”盧祖尚也不知抽了哪根筋,就是不同意。
太宗再次召見他親自做工作,盧祖尚仍不同意。太宗怒斥他說:“我堂堂一國之君,如果連安排個人都安排不動,還怎麼治理天下。”盛怒之下,直接在朝堂上處死了盧祖尚。
事情過後,太宗有些後悔,在與侍臣閒聊時問:“齊文宣帝是個什麼樣的人?”
北齊文宣帝高洋以征伐著稱於世,執政後期酗酒無度,濫殺無辜,是史上出名的暴君。
魏徵見太宗突然問及文宣帝,知道他心生悔意,便委婉的說:“文宣帝雖然狂悖,但在與人爭論時,如果理屈也會順從。他的青州長史魏愷出使南梁返回,被改任為光州長史,不肯赴任。文宣帝責罵魏愷,魏愷卻振振有詞的說‘臣在大州(古時以人口多少、地盤大小區分大、小州,青州轄地、戶口均遠超光州)當長史,奉命出使南梁,有功無過卻被打發到小州任職,臣不服。’文宣帝琢磨了一會兒,覺得魏愷說得有理,便赦免了他。這是他的長處。”
太宗感嘆道:“你說得對。盧祖尚雖然有失人臣節操,但罪不至死,朕做的有些過分了。這麼看來,朕還不如文宣帝!”隨即恢復了盧祖尚官爵。
還有一次,有個叫李好德的官員精神出了點問題,說了不少自己能當天子的瘋話,太宗詔令有司調查。大理丞(相當於最高法院院長)張蘊古審訊後如實奏報:“張好德精神不正常,按律不應治罪。”
御史權萬紀彈劾張蘊古,說張蘊古曾在相州任職,那時張好德的哥哥張厚德是相州刺史,做過張蘊古領導,他這是有意徇私包庇,所奏情況與事實不符。
張蘊古曾因呈獻《大寶箴》,分析朝政得失,得到太宗賞識,被太宗直接從基層提拔為大理丞。
聽了權萬紀彙報太宗不禁大怒,認為張蘊古有負他的期望,當即下令斬殺了張蘊古。
不久太宗心生悔意,頒下詔書強調說“從今以後,但凡死罪,即便立即執行,也需奏告三次方可行刑。”
權萬紀與另外一名御史李仁發,均靠揭發檢舉他人得到太宗信任,滿朝文武對兩人恨之入骨。
魏徵看到太宗這紙詔書,趁機勸說太宗:“權萬紀和李仁發是陰暗小人,專門把誣告他人當作公直,把進獻讒言當成忠心。陛下您並非看不清這點,只是想利用他們來警示鞭策群臣罷了。他們卻打著您的旗號胡作非為,由他們所彈劾的官員,大多並非真的有罪。陛下您縱然不能任用賢良改變風氣,也不能重用奸邪自毀形象啊!”
太宗沉默良久,賞賜給魏徵五百匹絹以示嘉許。不久,權萬紀、李仁發罪行暴露,被依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