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用廢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船老大了。半輩子在外面闖蕩,認識的有錢人可多。
而村裡每年那菜籽,蠶繭,稻穀的產量,都是以百萬斤計的。外地客商想來收這些東西出去掙錢,沒有本地有頭有臉的人,為他們做中人,他們敢進村?要知道哪個村子,還沒有幾個潑皮賴子呢!
所以外地客商去哪個地方,大批次的收購東西,他肯定都會找本地有頭有臉的人,出面幫他們收,他們付中人費,以此來避免各種不必要的糾紛和麻煩。
而王父就是這樣的中人,他在外面認識的有錢人多,本人信譽很好。他在村裡又是公認的有本事人,是村裡的村老之一,王姓宗族的領頭人。
所以王父別說在本村,沒人敢在他太歲頭上動土,就是附近的幾個村子,他往那兒一站,人家也都會給他幾分薄面。
因此在這牛頭山村和附近的幾個村子,王父幫著人家外地客商收東西,就從來沒出過什麼岔子,讓人家外地客商為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掏過冤枉錢。所以每年到收油菜籽,收蠶繭,收稻穀的時候,人家外地客商都會託王德的父親做中人,幫他們收購。而王父那中人費嗎,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說實話王父一年,到底靠刷臉能掙多少,這王德不知道。但有一項王德是知道的,那就是王德嫁到廣德城裡一個糧商家裡的同父異母姐姐,也就是王德每次去廣德城裡科考,借住的那個姐姐家。
這個姐姐就曾經告訴王德,說父親幫著她公公在鄉下收稻穀,每一百斤稻穀那是要收三文錢中人費的,這還是雙方兒女親家的優惠價。至於幫外人收稻穀,那一百斤稻穀是要收五文錢中人費的。
一百斤稻穀中人費親家價就是三文錢,而王父一年至少得幫自己這個親家收幾十萬斤稻穀。算算這其中的中人費,一百斤三文,一萬斤就是三百文,十萬斤就是三千文,也就是三兩銀子,那幾十萬斤就至少是十兩銀子以上嘍!再算上王父幫別的客商一年收的稻穀、油菜籽、蠶繭,那一年王父靠刷臉,那還不得掙個幾十,甚至是上百兩銀子啊!
就王德這個明朝便宜老爹的賺錢能力,養他會虧?不存在的!所以王德這個明朝便宜老爹,說自己要跟王德這個小兒子過,那完全就是普通小老百姓,天生的對幼子的疼愛。而且王德這個幼子,還是王父過了四十歲才有的,算是老來得子吧,自然他更是疼愛有加。
對於王德父親的這個決定,說實話王德的兩個哥哥王康和王財是吃虧的,但他們也不能說什麼。畢竟王父對於王德二哥王財來說,王父只是他的繼父,可不是他的親爹,王父掙錢給誰,壓根就輪不到他多嘴。而且王財他也有他拖油瓶的志氣。拿王家地是沒辦法,因為他要養家餬口,而王父的錢,他本能的就不想要,因為他有骨氣。
王財作為繼子,對繼父掙錢給哪個兒子,他沒資格說話。那作為王父的親兒子,王德大哥的王康,他對王父的這個決定,那就更不能反對了。
因為王康他首先是王家的長子,是王德的大哥,作為大哥他不能搶弟弟的。其次王父不但已經把自己那一身的船老大本事,都傳給了他這個長子。而且王父還把家裡最值錢的家產,那艘三百料的大船,以及王父自己跑船幾十年積累的各種道上關係,也給了他。
王康他作為家中長子,已經分得了家裡最厚的那份家產,那對於王父以後要掙錢給王德這個小兒子,他還能說什麼?
兩個兒子對王父的這個決定,都不能反對,那這事也就順利透過了。從此以後王父王母,就屬於王德這個小兒子一個人的了,他們跟另外兩個兒子的關係,也就是死後的那一場喪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