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耳的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痴呆症
[病案]孟某,男,2歲半,足月順產,出生時無異常,母乳餵養,初期生長發育及營養狀況均正常。然而,自六個月大起,家長逐漸發現患兒出現精神呆滯、表情淡漠,無法完成坐、爬等基本動作,且醒後即哭嚎不止,躁動不安。除母乳外,患兒拒絕進食其他食物,導致體重逐漸下降,體形消瘦。至週歲時,上述症狀未見改善,且出現二便失禁,對周圍環境及刺激無任何反應。經某醫院診斷為痴呆症。患兒面色蒼白無華,形體消瘦,神情呆滯,喚其名時即表現出明顯的煩躁不安,四肢不溫,無法坐立,舌質淡,苔薄白。
[治則]補益肝腎,兼開心竅。
[取穴]一組用啞門、廉泉、內關、合谷,二組用啞門、天突、大椎、足三里。每日針刺1次,不留針,平補平瀉,兩組交替使用。10次為1療程,休息5~7天,再進行下一療程。1個療程後,表情較前活潑,第2療程後,能站立,已安靜。第3療程後,自己會用手拿食物吃,體重增加。至第7療程後開始學說話,學會了走路,語言清楚流利,智力正常。共治療10個療程,完全恢復。隨訪至今,已入學讀書,
[評析]本案涉及的五遲症,是一種罕見且難以治癒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患者先天稟賦不足,導致肝腎虧損。在中醫理論中,肝腎被認為是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器官,它們的功能正常與否,直接影響著人體的健康狀況。五遲症患者主要表現為智力遲鈍、反應遲緩、動作遲緩等症狀,這些症狀與肝腎虧損密切相關。
五遲症患者在中醫辨證論治的過程中,需要透過分析患者的脈象、舌苔等表現,診斷出肝腎兩虧的病因,從而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在治療五遲症的過程中,採用針刺方法,主要針對患者的肝腎進行調理。透過針刺刺激相應的穴位,達到補肝腎的目的,使患者的精血得到充足補充,心神得到滋養。在中醫學中,心神與智力有著密切的聯絡,因此精血的充足與心神的滋養,有助於改善五遲症患者的智力遲鈍等症狀。
此外,中醫還注重患者的整體調養,除了針刺治療外,還會結合中藥調理、食療、推拿按摩等綜合療法。在治療過程中,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態,遵醫囑,調整作息時間,加強鍛鍊,以促進身體各器官的協調運作。
經過一段時間的針刺治療,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顯改善,智力遲鈍、反應遲緩等症狀逐漸消失。這一案例的成功治療,為中醫治療五遲症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也為未來類似病例的治療提供了借鑑。
因此,本案例的記錄與分析,對於中醫臨床實踐和學術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它有助於提高中醫治療五遲症的療效和水平,為更多患者帶來福音。透過不斷積累臨床經驗,結合現代科學技術,未來中醫在治療五遲症以及其他疑難雜症方面,將取得更為顯著的成果,為人類健康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每日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