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給大家的福利(2/3) (第1/2頁)
千年靜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同樣是100名工人,如果用來生產a產品的話,能創造多少產值?如果用來生產b產品,又能夠創造多少產值?
在這之前,華騰機械製造公司的領導們還從來沒有人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問題,或者說,當時還叫琅琊地區工業局空壓機廠的那個單位,也壓根不去給大家去思考的機會,工廠的時間長了,大家更習慣的演算法其實是總產值,即:假設我們一個月可以生產3000臺(套)動力拖車,出廠單價是1250,那麼我們這個月的總產值就是375萬;
而如果我們只生產動力總成,假設這條動力總成的出廠價是1000,3000套就是300萬,相比於前者,我們的產值少了75萬。
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虧了啊,所以當然要生產完整的動力推車。
他們沒有給這100名原本用來生產車架的工人安排新的生產任務,就讓他們這麼閒了下來。
但張啟航的這個計算方式讓劉江猛然意識到了自己之前那個想當然的正確的想法到底存在著多大的問題:如果我們將這部分不能車架的工人去生產發動機呢?這些人又能生產多少臺發動機?那個時候的產值是多少?利潤是多少?這中間的差額又是多好?
看完這份對對照表,劉江有些迷茫:“差這麼多?”
“就是差這麼多,”張啟航微笑著點頭:“老劉,你是會計出身,應該很清楚這筆賬有沒有問題。”
劉江聞言,不說話了。
是的,他是公司的會計,對於賬目這一塊非常清楚;
公司現在負責生產車身的員工大約有100人,這100人滿負荷生產,每個月大約能夠3000個車架,不考慮發動機的話,這3000個車架的總價值大約是48萬左右,利潤也就4萬出頭;
而如果讓這100人加入到現有的發動機生產線當中去生產發動機,大約可以讓發動機生產線能夠實現45的增產,也即可以讓cj50發動機的月產能增加1350臺,而這1350臺cj50發動機的出廠價超過110萬,實際利潤有望達到70萬!
以產值而論,一邊是48萬,一邊是110萬,差距似乎並不是很大,也就兩倍多一點點,但如果是以利潤而論,同樣的工人,去生產車架和去生產發動機,利潤的差距竟然接近20倍!
太驚人了!
對於一家企業的領導來說,如何選擇這還用說嗎?
一時間,劉江的臉上火辣辣的。
不止是劉江的臉上火辣辣的,看了這份對照表之後,江河、謝海強等人的臉上也同樣是火辣辣的,他們沒想到自己之前的演算法居然存在這麼大的問題,可再仔細一想,可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兒嗎,自己之前過於去追求產值了,卻忽視了利潤率這一塊,話說,一個連村裡的修車鋪都能焊出來的推車架子的技術含量,能跟一臺發動機的技術含量相比嗎?
“所以啊,我們華騰公司今後將盡量從事高利潤、高附加值的動力總成的生產,將車架的生產讓渡給我們代理商,以實現資源的最最佳化配置,”張啟航意味深長的說道:“同志們資源可不止是我們的產品,人力也是一種資源,如何和我們的員工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如何讓員工在創造同等價值的情況下有更高的利潤率,這都是我們這些當領導的考慮的事情。”
劉江一臉慚愧的說道:“經理您說的是,以後我們一定要多學習、多看書,不能再這麼想當然了。”
江河、謝海強兩人更是連連點頭。
大家都不傻,之前是思維慣性導致的問題,但並不意味著在為人處世和揣摩領導心思方面沒有腦子,都明白別看張啟航什麼都麼說,但這是張啟航在隱晦的提醒自己這些人,要多學習、多進步呢,要不然將來公司發展壯大了,而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