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晉升一隊 (第1/2頁)
半夏淺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國乒傳統,為了促進隊員之間的競爭,國乒每年都會進行組內大迴圈比賽,二隊的前3名可以直接進入一隊,成績不理想的退回省隊,一隊大迴圈成績不好了退到二隊,這種方式很殘酷,但是為了讓國乒在乒壇立於不敗的位置,教練組只能用這種辦法。 2016年11月,蘇念開始參加第一次組內大迴圈比賽,是她進入國家隊後第一次機會。 “不要害怕,打出你自己的水平就可以”,王晴教練叮囑對蘇念,她是蘇念來國家隊之後的教練,對蘇唸的水平還是很有信心的。 王晴是A省之前的教練,因為擅長培養女乒,被挖進了國家隊,有個跟蘇念小不了多少的女兒,不僅訓練上指導蘇念,還很照顧蘇唸的生活,正是因為她,讓小小的蘇念一個人在BJ想家時還可以有個安慰。 目前的女乒中,大部分人還是反手見長,尤其是改大球之後,速度和力量成為制勝的關鍵,對蘇念來說,力量和速度正是她最突出的技術,第一輪淘汰賽中,蘇念勝的沒有什麼懸念,進入第二輪迴圈賽,蘇念需要面對的兩個對手,實力都很強。 第一場,削球手譚雅,削球的特點就是旋轉強,旋轉的方向難以判定,很多人打不好削球,就是因為旋轉判斷不清楚。 這是蘇念第一次碰到削球手,上場前王晴教練鼓勵她:“你判斷旋轉的能力是很強的,而且你的正手基本上可以算是削球的剋星,你看章隊,他的正手算是所有削球手的剋星,所以不要害怕,發揮出自己的水平就行”,蘇念點了點頭,拎著毛巾就走上場去了。 但是她沒有想到的是,正手的確可以剋制削球,但是教練沒有告訴自己一個球要打那麼多板,她幾乎每一個球都用正手掄,不管哪個角度,對方都可以把球回過來,雖然球速慢,她可以判定出旋轉的方向,但是自己的扣殺往往要有十幾板才能得一分,慢慢的,蘇念開始著急,整個人也從一個小肉包變成了灌湯包。 王晴看出了蘇唸的著急,她叫了暫停。 “你著急什麼?不用管對方,她打過來的球你打過去就行了,譚雅現在還不是頂尖的削球手,頂尖的削球手一個球可以可以幾十板,你現在就著急,以後碰到更強的削球手怎麼辦?”王晴教練緊緊皺著眉頭,顯得很嚴肅,她覺得蘇念不應該犯這種錯誤。 蘇念知道自己又犯了心急的毛病,總是想著一板過,但是打削球最主要的就是耐心,她抿了抿嘴唇,用毛巾呼嚕了一下頭上的汗水,神情堅定的走上場去。 又是一個強旋轉的球,左邊,扣殺! 回過來了,再次扣殺! 一板又一板,蘇念感覺自己的衣服已經全部溼透了,汗水劃過了眼睛,但是她不敢眨眼,她需要在球過來的瞬間判斷出球的旋轉和落點。 “呼~呼~”,終於,最後一個球落地了,蘇念已經沒有力氣慶祝了,她感覺自己全身的力氣都被耗盡了,但是她還是走過去跟譚雅握了握手,喘著氣跟對方說:“削球真的太難打了”。 譚雅也笑了,她看著眼前像個剛出鍋的灌湯包的小糰子,親暱的捏了捏蘇念肉肉的臉頰,說道:“你很棒”。 國乒隊的每個人都是這樣的,場上大家拼盡全力,但是場下永遠都是一家人。 這天的賽程終於全部結束了,蘇念慶幸,幸好削球是最後一場,不然真的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體力再打下一場了。也是因為這場球,讓蘇念意識到自己的體力還是有很大的欠缺,她躺在床上暗暗想,如果順利進入一隊,以後的賽程只會越來越密集,看來體能訓練還是得加強,三秒後,她就開始小聲的打起了呼嚕。 經過一夜的休整,第二天是蘇念進入一隊的最後一場比賽,也是她最沒有把握的一場。 對手是任君,力量強,回球的質量很高,很容易逼的對方退臺造成失誤,但是蘇念恰恰是以近檯球見長。 第一局,果然,無論蘇念如何回球,對方的力量太強了,站在近臺回擊球就會出臺,然後被對方爆衝,蘇念只能退臺跟對方打相持球,退臺就意味著力量必須加強,但是對才不到16歲的蘇念來說,力量就是她最薄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