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沙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盯著那墓碑,又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看到晉太元、陶、武陵、捕魚等字眼時,猛然間想起以前中學的時候學過一篇文言文叫《桃花源記》的,裡面開篇就是:“晉太元中,武陵人以捕魚為業……”作者好像陶淵明,具體是哪個朝代的就有點記不準了。
我努力的回憶那篇文言文的內容,再對比碑上的墓誌銘,是有點相似的地方。不禁脫口而出:“《桃花源記》!”
這幾個字一出口,眾人都不約而同的一拍手掌,伸著右手食指指著天不停的激動的晃著說:“對!對!對!”我看著他們這麼整齊劃一的動作,有點好笑,心想這個動作應該是全國統一的吧。
四人中就數大塊最激動了,一個勁的搖著食指說:“我就說嘛,怎麼那麼熟悉,你看那啥武陵、捕魚為業、要還家的字眼,虧得上學的時候俺老貴用功啊,原來真的學過,就是《桃花源記》。”
皮猴看到大塊激動成這樣,一臉揶揄的說:“你上學用功?看不出來哇。”
大塊厲了他一眼說:“當然用功,你以為哪個都像你?上個學整天吊兒郎當的,淨知道摸魚摸蝦摸蛤蟆。”
皮猴不以為然的說:“你說出的這話臉紅不,估計你自己都不信,更別說我們了。”
大塊可不管他,繼續一個勁的激動說:“這個《桃花源記》我記得是陶淵明寫的,是姓陶的,就是我老陶家的人。”
皮猴沒好氣的說:“切,歷史上姓陶的名人也多了去,看到姓陶的就認祖認宗,往自己臉上貼金,丟不丟人!”
我笑笑說:“這真有可能是大塊祖宗哇,這《桃花源記》作者叫陶淵明,大塊也姓陶,說不定真的是他祖宗。”
幾人聽了也笑了笑。
皮猴說:“切,這個墓的主人又不是姓陶,如果我不是眼瞎的話應該是姓曹吧,叫曹辛。”
我一聽好像有點道理,姓陶的只是落款的那個,叫陶潛,不過都一樣,反正也有個姓陶的名字在上面,這個姓陶的真是大塊祖宗也不奇怪。
大塊聽了皮猴的話也是怔了怔,說:“我們討論的是姓陶的,又不是姓曹的。”然後轉過頭來對我說:“老焦,說真的以前讀書的時候學《桃花源記》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看到這個陶淵明這個名字,我也問過我家老大爺,我老大爺說不知道,族譜上也沒有詳細記載到,好像說我老陶家這一支系最早追溯也是隻到晉朝,往上就沒有了。”
我說:“這碑文上說的也是晉朝的事,好像跟那《桃花源記》的故事發生在同一時期。這兩件事怎麼有些地方這麼相似,不知有沒有關聯,這個陶潛不知是什麼人?”
我越想越覺得不對勁,這個曹氏碑文和《桃花源記》裡面提到的一些事這麼相似,直覺告訴我這二者說的應該是同一件事。嘴裡不自覺的念起陶淵明、陶淵明來。
小年輕在旁邊一直聽著我們說話,有幾次想插話,但稍一沉吟欲言又止,現在聽我在唸叨陶淵明,似乎聽清楚了,有點吃驚的問我:“焦兄弟,你剛才說的是陶淵明嗎?”
我說:“是,陶淵明,深淵的淵,明白的明。”
小年輕釋然道:“原來你們也認識陶淵明居士,他現在還健在?”
我們幾個一聽不禁啞然失笑,大塊笑著說:“我說小哥啊,我們是都認識陶淵明,但是你問他是否還健在就嚇到我了,怎麼,你認識他?”
小年輕說:“認識,他上一次來這裡應該是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事了。”
我們一聽都吃了一驚,我忙問道:“陶淵明來過這裡?小哥你沒記錯吧?”
小年輕指著墓碑說:“上次他就是和曹公一起來的,這碑文就是他寫的,可悲可嘆啊!”
這話一出來,雖然聲音平淡,但我耳邊彷彿響起了一個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