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第2/3頁)
豐一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55年國家辦的人民文學出版社採用了這個譯本,把它列入&ldo;外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rdo;重新出版。當時因爸爸忙於其他工作,就叫我代他校對一遍,並撰寫序言。
那時不像現在一樣豐衣足食,而且缺乏健康知識。我家收入也不豐。爸爸那麼消耗腦力,卻得不到較好的營養。常常頭暈,有一次竟在樓上暈倒了。媽媽在樓下,沒人知道,最後自己醒了爬起來。據說是腦貧血所致。但他仍然學他的俄文,譯他的書。
說起俄文,我的俄文還是在爸爸的鼓勵下學起來的呢。我於1949年下半年在3個學校兼任了一學期圖畫教師後,十分不喜歡這工作。因為圖畫課不受學生重視,尤其是懷遠中學的學生,上圖畫課就等於休息,可以在教室裡做他們想做的任何事情,誰來睬我這個21歲的女教師。再說,那時教圖畫課,是在黑板上畫了讓學生臨摹。我哪裡會即興創作,就是到了現在也還是不會。當時我就在家裡靠爸爸的幫助預先在紙上畫好了,帶兩枚圖釘去掛在黑板上。有的畫壓根兒是爸爸代畫的(可惜沒有儲存下來)。這種教法是弄虛作假,毫無事業可言,我不喜歡。所以只教了一學期我就央爸爸替我透過曹辛漢先生介紹到金科小學教語文數學並當級任教師(即班主任)。但他們把學生最吵鬧的一班讓我教。我既吃粉筆灰又受學生的氣,加之和爸爸一樣營養跟不上,而且我家所住房子是人口稠密地帶,貼鄰同樣一幢房子就住著13家房客,我們都是生煤球爐子倒馬桶的,空氣哪裡會好。半年下來,1950年暑假校方正要發展我為共青團團員時,我患了肺結核。於是辭去職務,爸爸陪我到杭州那湖邊小屋(軟姐滿娘還住在那裡)休養了近兩個月之後,回上海繼續在家休養。
休養時期沒事做,爸爸就勉勵我學俄文。開頭是他教我。爸爸學俄文是隻看不讀,所以發音較差。我們去杭州期間,曾請軟姐的同事、跟了丈夫王季梁教授入了中國籍的名叫德孟鐵的德國人教我們發音。
1951年初,我進了上海俄文專修學校。一年後畢業,插班入中蘇友協附設俄文學校(夜校)。還在讀俄校期間,錢君匋先生創辦的萬葉書店讓我白天去當編輯、校對兼抄譜。以後又和爸爸合作或自己獨立,譯了不少蘇俄音樂美術文學方面的書。我覺得自己學俄文是對路了。因為有原作者在掌舵,我這譯者只要劃槳就可以了。這工作符合我只會臨摹不會創作的性格。
1953年4月,爸爸受上海市陳毅市長聘請,當了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務委員,館方每月致酬100元。從這時開始,爸爸每月有了固定收入,生活大大得到改善。
爸爸的好友葉聖陶先生當時擔任著北京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之職,他鼓勵爸爸把蘇聯的音樂美術教育法多介紹些進來。於是,爸爸和我合譯了《中小學圖畫教育法》、《音樂的基本知識》之類的不少教育參考書。當時正彷徨歧途的美術老師這才敢教學生作寫生畫了。蘇聯&ldo;老大哥&rdo;也是從教寫生畫著手的,誰敢反對!爸爸從此也開始有了較多的稿費收入。
我還得講一講我家住福州路時的三件事:一是華瞻哥本來赴美國留學,新中國建立後,他回到了祖國,在上海復旦大學教書;二是元草哥參加抗美援朝去朝鮮了;三是寶姐在廈門認識了她在&ldo;雙十中學&rdo;教英文時的同事楊民望(福建音專畢業在雙十中學教音樂的),一起回上海來結婚。那時結婚和現在不可同日而語。他們的新房是我家朝北的7平方米&ldo;亭子間&rdo;,就是一樓和二樓之間的小間。沒有裝修,也沒有添任何新傢俱。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