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第1/3頁)
豐一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有盛真謙,身比絲瓜長。還有啞子倌,說話勿清爽。
我們以為在令人難忘的河頭上暫避戰亂就可重返故鄉,豈料這只是逃難的第一站。
12月17日傍晚,有一支軍隊來敲門要求借宿一夜,明晨赴杭作戰。長官告訴爸爸,說他們是從石門灣退出來的,聽說我軍和侵略軍在石門灣相遇,打了個四進四出,終於不敵,侵略軍就向杭州進犯了。他親眼看見石門灣已成焦土。他說桐廬可能放棄,勸我們必須儘快離開。
在桐廬期間,爸爸曾接到開明書店長沙分店經理劉甫琴來信,代其兄劉叔琴(20年代爸爸在上虞春暉中學的同事)邀爸爸去長沙。
爸爸便考慮起籌款登程的事來。這一回不可能再像在南聖浜時那樣拆壓歲錢了。他便讓章桂哥去一趟杭州,去取中國銀行尚未到期的存款。據章桂哥在1985年第二輯《桐鄉文史資料》上發表的《憶抗戰期間的子愷叔》一文中說:
臨行前,子愷叔因路費不多,曾命我進入被圍的杭州,去取存在中國銀行的尚未到期的二百元存款,誰知我到達杭州之後,因找不到保人,徒勞而返。
後來聽章桂哥說,他此次去杭州,差點回不來。銀行碰了釘子,只得速回長途汽車站,打算趕回桐廬。但汽車已停開。他連忙奔往輪船碼頭。輪船也停駛了。他想起那汽車站內還停著一輛車,想必是職工們留著自己逃離時用的。機靈的章桂哥又速速奔回長途汽車站,果然,職工們都在往車上爬。他從後窗倏地一下鑽進汽車。人多得站立無地,只能騰空著腳擠在眾人中間。人家也顧不得去認他是否自己同事,就這樣逃離了虎口,回到了河頭上。
河頭上炮聲也已隱隱可聞。大人們討論:是遠行還是避深山?爸爸主張遠行,而且力勸馬先生也走。馬先生雖孑然一身,但有親戚學生童僕相從,暫時不作遠行的打算。我們一行16人,爸爸說當時已只剩盤纏300元了,況且有老太太,怎能遠行!
張立名先生曾對爸爸表示:老太太可留在這裡,由他照顧。爸爸感激他&ldo;老吾老,以及人之老&rdo;的一番誠意。最後,打算大家上船形嶺暫避。爸爸和馬先生等由黃賓鴻先生陪同,上山去過一回,受到熱情款待和歡迎。但終於沒有舉家上山,只是把我外婆寄在山上。這裡有一段令人傷心的過程。
這一天,爸爸再赴湯莊勸馬先生遠行,馬先生仍不改初衷。爸爸隨即找媽媽、滿娘和寶姐一起商量,決定流徙遠方,以長沙為目的地。但外婆年近七十,當時謠傳前途交通極其困難,有時恐要步行。爸爸打算把老人家寄在船形嶺黃家,便徵求媽媽的意見。媽媽向來是服從爸爸的。何況那時還有舊思想殘餘,外婆長住女婿家,似乎不是應該的事。只因當初正在做客,才跟了一起逃出來。媽媽一直於心不安,這時只得答應。便與外婆商量。外婆自覺年事已高,不便遠行拖累女婿,就同意了。於是爸爸就和黃賓鴻先生商量,蒙他一口答應。當天就僱了一乘轎子,由黃賓鴻先生帶路,章桂哥陪伴,把外婆送上山去。臨行時,外婆叫寶姐再為她&ldo;通一次眼睛&rdo;,也就是在棕繃上拔一根棕毛,把外婆的淚管通一下。其實這是一件很不衛生的事,但當時限於條件,只能用這種土辦法解決困難,這種事還只有細心的寶姐會做。外婆對她說:&ldo;到了山上,以後就沒人替我做這件事了!&rdo;媽媽和我們都偷偷地流眼淚。爸爸在《桐廬負暄》一文中說:
我心中除了離別之苦以外,又另有一種難過:我不能救庇一位應該供養的老人,臨難把她委棄在異鄉的深山中,這是何等慚愧的事!
送走外婆後,爸爸又到湯莊辭別馬一浮先生,然後和諸位鄰人一一告別,依依不捨,忙了一天。&ldo;悲莫悲於生別離&rdo;,爸爸鬢邊平添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