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強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然也有學者經精心考察各種蛛絲馬跡,提出仁宗是被其長子朱瞻基,即繼仁宗登位的宣宗害死的。理由是仁宗不受朱棣的喜歡,只是因為&ldo;禮教&rdo;和&ldo;祖訓&rdo;的關係,才立朱高熾為太子,但朱棣一直有廢朱高熾儲位之心。而仁宗的長子朱瞻基卻與父親相反,善騎射,諳武事,熱衷權利,工於計謀,深受成祖賞識。因此在朱高熾和兒子朱瞻基之間因為朱棣而形成了隔閡,朱高熾討厭其父,也由此討厭被其父寵愛的兒子朱瞻基,他最喜歡的兒子是封為襄王的老五。有史學家說,如果朱高熾不是死得早的話,太子朱瞻基必然被廢。由此推斷,是朱瞻基密謀加害了仁宗。因為朱瞻基在四月十四日離開北京城,當時隨侍仁宗的宦官海濤是朱瞻基的親信,他按預先密謀,加害仁宗,五月十三日仁宗暴卒。而朱瞻基離京後,不按照預定的日子前進,而是直奔南京。而在他離開南京前,南京城中已&ldo;傳言仁宗上賓&rdo;,要知道當時北京還未發喪,也沒有如此快的傳播手段,可見仁宗的死是在一些人預料之中的。當朱瞻基六月三日返回北京後有大臣勸誡說人心洶洶,不可掉以輕心,朱瞻基卻回答說:&ldo;天下神器非智力所能得,況祖宗有成命,孰敢萌邪心!&rdo;顯示出一切皆在其掌握之中的自信和自得。因此這一說法也並非空穴來風,恐怕是史有隱筆。
但不管真正的原因是什麼,體弱多病的仁宗皇帝,登極僅八個月就一病不起,於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五月,死於欽安殿。
兩朝皇帝明英宗&ldo;南宮復闢&rdo;之謎
在封建王朝,普遍存在著權力的博弈。皇帝與皇儲、親生骨肉之間經常會為了權力而生死相搏。帝王家庭內,經常上演父(母)殺子,子弒父,或兄弟相殘的慘劇。如在隋朝有楊廣弒父殺兄;唐朝有李世民&ldo;玄武門之變&rdo;;明朝有朱棣&ldo;靖難&rdo;之變等等。發生在明朝的&ldo;南宮復闢&rdo;同樣是兄弟之間為了權力而演繹的一幕慘劇。
明宣宗病死後,太子朱祁鎮即位,是為明英宗,年號正統。明英宗即位時才9歲,朝中大事在稟報皇太后以後再施行。當時有司禮太監王振在朱祁鎮小時候就時常陪同其玩耍,天長日久,得到了朱祁鎮的歡心。朱祁鎮做了皇帝後,尊其為&ldo;先生&rdo;,並要公侯們尊他為&ldo;翁父&rdo;,又把一切軍國大事交給他統管,朱祁鎮落得在一邊做個逍遙皇帝。而此時的北元勢力在不斷擴大,屢犯明朝邊境。北元政權是由元朝殘餘勢力逃回蒙古後建立的。隨著勢力的不斷壯大,開始侵犯大同,此時掌管軍國大權的王振想藉此機會來顯示威風,於是慫恿英宗御駕親徵,年輕的英宗也想率50萬大軍到塞外玩玩,於是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出兵。明軍進入大同,王振得知前線戰事慘烈,又慫恿英宗退兵,結果部隊大亂,北元的也先趁機追擊。撤退時,王振想繞道家鄉蔚州顯示威風,走了40裡,忽又擔心軍隊會對家鄉他的產業造成破壞,又命部隊改道向東;到了土木堡,因他的1000多車財物未到,又強行命令部隊在沒有水源的土木堡駐紮,結果,幾十萬軍隊被北元的也先包圍殲滅。王振被憤怒的將軍打死,而英宗皇帝成了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戰地俘虜。這就是著名的&ldo;土木之變&rdo;。
明英宗朱祁鎮
皇帝被俘一事傳到京城,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一些大臣聽到此訊息後,驚惶失措,嚇得六神無主,有的大臣則主張立即南遷,整個王朝處於動盪不安之中。就在這生死存亡之際,時為兵部侍郎的于謙,從國家大計出發,力主&ldo;國不可一日無君&rdo;。最後,孫太后以懿旨令英宗之弟朱祁鈺為君,是為明代宗,年號景泰(故代宗又稱景帝),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