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第1/2頁)
吳強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二種看法是清朝初期的大學者查繼佐在私人撰寫的明史《罪惟錄》裡提出的。他認為,朱元璋的父親因為家道中落,遷徙到了江蘇盱眙的五河鄉,在這裡生下了朱元璋,這就是&ldo;盱眙縣五河說&rdo;。對這一假說,曾經有學者根據《盱眙縣誌》進行了考證,經過推斷認定,在元代盱眙並沒有五河這個鄉,反倒是在盱眙鄰近的今安徽境內有個五河縣。
第三種說法認為朱元璋出生於盱眙縣太平鄉的明光山二郎廟旁,明人王文錄寫的《龍興慈記》、高岱的《鴻猷錄》及明清兩代的《盱眙縣誌》都贊同這一說法,上面提到的許多靈異傳說皆由此而來。作為證據,成於明朝萬曆年間的盱眙縣誌就自稱為《帝裡盱眙縣誌》,其首卷更是開宗明義曰:《聖跡志》。這一說法雖與第一種&ldo;鍾離東鄉說&rdo;有出入,但事實上在明清時代,明光處於盱眙縣與臨淮縣交界處,二地的連線非常緊密,因此也有可能在元朝時明光確實屬於鍾離東鄉。不過問題是,根據譚其驤的《中國歷史地圖集》,明光在明清時期一直是在盱眙縣境內,從未隸屬過鍾離,也即後來的鳳陽。
根據幾種不同說法綜合分析推斷,朱元璋的出生地在盱眙太平鄉二郎廟附近似乎最為可信。這一帶就是今天安徽明光市明東鄉的趙府村,而不是鍾離東鄉即今天的鳳陽東北。當時太平鄉雖然屬於盱眙,但是鄰近鍾離,所以後來朱元璋的父母很有可能帶著他西遷到不遠的鐘離東鄉。鍾離作為朱元璋的崛起之地和父母葬地,只能算做第二故鄉。朱元璋在為其父母作的《明皇陵之碑》中就稱鍾離是&ldo;寓居是方&rdo;,並且朱元璋父親在盱眙居住了四十多年,朱元璋本人又生在盱眙,從情理上說,他的籍貫應該是盱眙縣太平鄉。
以上都是以朱元璋的出生地為籍貫的爭論。按照我國的歷史習慣,籍貫指本人的原籍,一般都是按照祖籍去填寫的,因此朱元璋的籍貫又有&ldo;句容說&rdo;。據學者介紹,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曾有民間文藝工作者在江蘇句容縣收集到這樣一首民謠,其中唱道:&ldo;句容蠻,句容蠻,提到句容就膽寒,小小的神仙張邋遢,大大的狀元李春芳,陰間的皇帝朱元璋,陽間皇帝張祠山。&rdo;句容人數百年來一直宣稱朱元璋是他們本地人,這裡所指的就是朱元璋的祖籍,是毋庸置疑的。1363年,朱元璋在句容立朱氏世德之碑,在碑文中他自稱朱家出自金陵的句容,地名朱家巷,在通德鄉,祖墓都在朱家巷,元初的時候,祖父朱初一作為淘金戶賠納不起官府的稅負,而丟棄房屋土地逃離句容,去盱眙墾荒。到了明朝嘉靖年間,句容縣通德鄉朱家巷是朱元璋祖籍一事還被再次提出,並引出了一連串的動靜,因為當時曾有一個句容籍的官員上奏嘉靖皇帝,說句容是皇上的祖籍,要求加封該地。
說到這裡,我們還不能不提一下朱元璋的遠籍。由於出身貧寒,朱元璋能夠上追的祖先只有五代。這在普通百姓自然沒有什麼,但是,作為帝王之家,按照中國古代的禮制,皇帝要立始祖廟祭祀祖先,就必須追溯到遠祖。據說在朱元璋做皇帝後,就曾有官員提出以朱熹(新安籍,今安徽徽州地區)為祖先。後來朱元璋接見一個新安籍的朱姓官員時,就問過他是否朱熹的後代,結果這個官員非常惶恐地說&ldo;臣自有臣祖&rdo;,言外之意是他與朱元璋不是同一個祖先,而新安朱姓均出自朱熹。為此,朱元璋很傷感,就將這一提法作罷。此事反映出在朱元璋的遠籍問題上也存在著爭議。
據有關學者們的研究介紹,朱元璋的遠籍目前也有三種說法:一是沛地說,一是丹徒說,一是山東仙源說。
吳晗的《朱元璋傳》認為朱元璋的較遠的祖籍是沛縣,至今在當地還有這樣的說法,而較早在《明史》中也有明確的記載。這裡的沛,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