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仙子踏雲而來,一劍毀了城牆。金人軍心渙散,不戰而降。
虞允文當即率眾拜謝逍遙派林朝英仙子大恩。仙子卻說:天命該你將金人逐至灤河之北,我不過替天行道而已。宋人聞之,軍威大振。
是日,靈鷲宮中,虛竹責備朝英不該任性行事,朝英卻說:&ldo;奈何我話已出口,如覆水難收。如不能將金人逐至易水之北,我派便難在世間立足,師傅自己斟酌吧。&rdo;
虞允文死而復生,受命於天,要將金人趕回灤河之北的訊息迅速掃遍了大江南北,林朝英的幾次出手也被傳得神乎其神。中原大地,無人不知逍遙派。
西夏,興慶府,承天寺。
一大早,兩千御林軍便將佛門聖地的承天寺圍了個水洩不通,禁止任何人入內。
香客們紛紛打聽發生了什麼事。
原來是當今國主要來此進香求卦。
聞得虞允文死而復生,橫掃鳳翔府後,國主李仁孝夜夜難以安眠,求醫問藥也於事無補,只得來承天寺問問吉凶。
寺中住持遞上籤筒,李仁孝猛搖幾次,掉出一簽。
李仁孝拿起簽子一看,面色大變。
簽上只有八個字:&l;融遼拒蒙聯宋滅金&r;
住持見陛下面色不善,連忙說:&ldo;施主,禍福相依,可須老衲解簽?&rdo;
&ldo;不用&rdo;,李仁孝收起此簽,離寺回宮。
李仁孝素來篤信佛法,有了此簽所示,李仁孝便相信虞允文真有天助,不久就能席捲鳳翔一路。而西夏雖向來對金稱臣,現下卻不可逆天而行,與大宋交惡。
次日,李仁孝便派出密使,遠赴鳳翔府,向虞允文示好,相約共擊渭州之策。
☆、第四十七回 王重陽學會玄溟訣張慶先求見陳泥丸
無邊無際的大海中,王重陽獨自在其中飄蕩。
王重陽不記得自己是誰,怎麼來的這裡,來這裡做什麼。
只是在漫無目的的飄蕩。
飄蕩了不知多少歲月,王重陽舉目所見,除了海水,還是海水,從未見過任何其他東西……
這似乎是個海的世界。
難道這個世界,除了海水,真的再也沒有別的東西了?
在一個奇妙的瞬間,王重陽忽然想通了。
不對,這個世界還有上重下輕的感覺,雖然這種感覺變得非常非常淡,淡到幾乎無法察覺,但還是存在的。
有上下之別,便一定有天和地。
那麼,自己應該往上還是往下?
當然是往下!自己與生俱來的對大地的親近感,決定了自己只能往下。
於是王重陽開始循著感覺,不斷地向下遊。
沒多久,王重陽發現自己沒法再往下了。
水的浮力使他不能再繼續下潛。
身邊也沒有一塊石頭讓他抱住,好墜下去。
怎麼辦?
沒有石頭,只好自己變成石頭!
王重陽忽然記起了一種功法,這種記憶好像是與生俱來的一般,一直待在靈魂的最深處,只是自己熟視無睹。
王重陽全身的真氣自動按照功法開始流轉,真氣路徑極其繁縟,足足分成幾千萬條真氣,王重陽只能憑藉本能施展功法。
真氣每流轉一個周天,就有一絲真氣吸收進王重陽的體內,王重陽的身體就重一分,就能再下潛一段深度。
但體形大小並沒有改變,體內的真氣濃度居然也沒有改變。
新吸收的真氣去哪兒了?
</br>
<style type="text/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