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風流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皇伏羲,伐天的人皇!
牧蒼生還是難以置信,天皇伏羲居然會死。
突然,牧蒼生想起一件事,洪荒小說中,不都是說伏羲是女媧娘娘的哥哥嗎。
牧蒼生抬頭看向帝辛,詢問事情的真假。
帝辛臉色古怪,似感嘆,似悲傷,又彷彿有一絲喜悅,但是帝辛沒有回應牧蒼生。
牧蒼生有些遲疑,這是隱秘嗎,不能述說?
而且牧蒼生一直以為這位嚴肅的人王,只有一張面癱的臉,能想象一位嚴肅的人王突然間面部表情如此豐富,,,額,古怪嗎。
這一刻,牧蒼生從帝辛身上感受到了人性。
或許人王在人族是高高在上的,但絕不代表人王是無情的。
也許最是無情帝王家,但人王不是,只有代表人族利益,獲得人族認可的王,才能成為人王。
帝辛沒有解釋,反而問了牧蒼生一個問題:“你知道何為人王?或者怎樣才能成為人王嗎?”
牧蒼生愣住了,一時無言以對。
人王,人族的王?人族最強者?
聽起來是沒錯,但牧蒼生感覺,這不是帝辛想要的回答。
就算牧蒼生再耿直,也不會這樣敷衍的回答。
帝辛身上發散的威壓時刻提醒著牧蒼生。
這不是一個普通的王!
這不是一個普通的世界!
牧蒼生慢慢的,開始沉思起來。
自三皇起,人族人皇只有三尊,人王眾多,但也不是每任王都是人王。
如果非要說的話,人王更像是佛教,哦這時候應該是西方教的果位和天庭的神位的結合。
西方教的果位,要求僧眾自身佛法境界,說白了也就是心境達到,才能獲得果位。
而天庭的神位,需要信徒的信仰,供奉,才能凝聚。
而人王位,不僅需要人王有對整個人族的責任心,更需要整個人族的認可,信仰。
所以,能成人王者,不論秉性如何,行事如何,但他的心,必然是向著人族,所做之事也必然是為了人族!
仔細想想,華夏曆史上的君王,真正貪圖享樂的,其實不多。
暴君有幾位,始皇帝暴政,才能壓服六國,再由二世皇帝施仁政,收復民心,典型的打一巴掌給個甜棗。
只是可惜扶蘇公子不明白始皇帝。
皇帝,可以施仁政,但不能有仁心。
皇帝應該秉持聖心,聖人不仁,以天地萬物為芻狗!
昏君,庸君,也有不少,這類君王要麼自身能力不足,要麼時運不濟!
最典型的莫過於大明崇禎皇帝了,廟堂之外,天災人禍不斷,廟堂之內,先革牽制群臣之錦衣衛,又滅牽制東林黨之宦官。
之後東林黨難抵李闖王大軍,清軍破關而入,大明朝亡了。
崇禎皇帝呢?以發覆面,無顏見列祖列宗,自縊於梅山枯樹上,徒留諸臣誤朕的悲嘆。
可惜啊,崇禎雖勤於政事,奈何天命如此,又看錯了事,信錯了人。
大明江山,拱手讓人!
而縱觀史書,真正貪圖享樂,又誤國誤民的,比較出名的大概就是烽火戲諸侯的幽王,以及開元后期的玄宗李隆基了吧。
兩人在史書上皆是因為貪圖美色而誤國。
說來可笑,皇帝貪圖享樂,卻將亡國之禍歸罪於一女子。
華夏曆史上,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的皇帝有,遇一人白首的皇帝也有,說著只愛一人卻妃嬪眾多的皇帝更是不在少數。
也許真心,也許假意。
愛江山更愛美人的皇帝有,但愛美人不要江山的皇帝有誰?!
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