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第1/2頁)
鄧雲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因而可以說:易於對仗的單音詞語漢語、漢文是產生八股文的語言文字基礎、思維邏輯基礎;那&ldo;五經&rdo;、《四書》就是產生八股文的思想教育基礎,文章內容基礎。
第三,八股文是因了考試的需要而產生的。社會的安定,首先在於經濟政治的安定,在於人材的和平湧現,國家行政人材的不斷接替。漢代人材的湧現是鄉舉裡選,有如鄉裡逐層推薦。魏晉六朝國家動亂之際,講求門第氏族,寒門子弟無進身之階,人材湧現不平衡,也是動亂根源之一。唐初採用了考試制度遴選人材,以迄於清末,廢科舉,興學校。自七世紀初,至二十世紀開始,國家利用考試制度,遴選人材,任命官吏的辦法,延續了一千二三百年,以歷史觀點來看這一制度,是相對合理的。關係到文化的長期綿延,人材的不斷湧現,各朝政治在各個相當長的時期內,比較穩定,各種權力能在和平情況下交接。這對民族歷史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
推行考試制度遴選人材,給每個人以相等的競爭機會,相對說來是比較公平的。對參加考試的競爭者來說,不管其將來考試結果如何,他們總要先學習文化,學會考試的內容,學會競爭的本領。從個人講,固然有考中與考不中得失之憂,而從整個國家民族講,則不但能在各個歷史時期,遴選人材為國所用,且能促使大量學子讀書苦學,使民族文化得以不斷綿延、發展、光大,創造中華民族綿延數千年光輝歷史文化,這和歷代的考試制度是分不開的。
考試制度不同歷史時期,有特定的考試內容和表現方式。這些考試內容和範圍,以及表現形式的制定,是為了便於考試評定程度,分別成績優劣來制定的。必然要有一定的難度,但當時考試,不同於現在的多種學科,中文外文數理化等等,縱然表現方式不同,實際也還只是中文寫作一種,同一的題目,成千上萬程度差不多的人,寫一篇文章,寫一首詩,沒有一些比較機械的嚴格要求,都隨考試者任意去寫,這樣必然出現大量差不多的文章,你說這篇好、我說那篇好,而說好、說壞也只憑直觀,這樣就很難確定取捨標準,更難排成名次。因為這不同於大量問答題,單憑記憶知識。因為這種憑文章考試的辦法,首在考試其在共同知識基礎上的思路條理、見解分析、出新才情、推理力度、邪正感情……總而言之,不是一般的知識考試,而是一種包括高階智力測驗、政治見解觀察、作人處世觀考察的綜合考試。&ldo;八股文&rdo;便是適應這種考試要求,比較能達到這種考試測驗客觀要求的有效工具,是為了適應這種考試要求,經長期發展而形成的。是一種有相當難度的文體,而其難度所顯現的,正可以看出某人的以上所列各點。這是用現代的觀點回過來觀察歷史事物,我們應該對這一歷史事物有一較客觀的理解和認識,不然,對這一延續了五六百年、湧現了數不清的歷史優秀人物的以&ldo;八股文&rdo;教育訓練學子,進行考試遴選人材的制度,如何理解呢?不能人云亦云、莫名其妙地亂罵。受了現代教育,有一點現代科學觀點的人,對歷史事物,不是應該有一點符合實際的客觀科學認識嗎?
&ldo;八股文&rdo;是因了漢語、漢字的單音四聲條件、對仗思維特徵,傳統文化儒家的五經、《四書》等文獻理論教育內容,以及遴選人材、考試目的需要而產生的一種條件限制十分嚴格,寫作難度很高的文體。近人商衍鎏《清代科舉考試述錄》中引清人焦循《時文說》,江國霖為梁章鉅《制義叢話》寫的&ldo;序&rdo;,論&ldo;八股文&rdo;之體制道:
&ldo;至其體制,焦循〈時文說〉曰:&l;御寬平而有輿思,處恆慮而生危論。於諸子為近;然諸子之說根於己,時文之意根於題,實於六藝九流詩賦之外,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