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4/5頁)
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蘇然就感覺美國的教育和中國的教育有很多的不一樣。這對於一個在中國已接受完高等教育的人來說感到十分的不適應。
額,蘇然算是一個接受完高等教育的人吧,呵呵。
美國的院校設定的課程和中國院校完全不同。中國的院校傾向於培養專門人才,學生一入校門,便心無旁鶩地一頭埋在專業課中,而無暇顧及專業課以外的任何東西。而學校對這些方面也沒有任何要求,這樣,就導致學生成為偏才。
在美國,院校通常是綜合型的,一個學某專業的學生,通常要學習自已專業以外課程;如一個學土木建築工程的學生,極有可能要學習鋼琴、舞蹈,甚至戲劇史。這樣的設定,其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使之成為立體的人才。
所以秦澤,在學習數學專業以外,還選擇學習鋼琴。這對一個從小就沒有音樂天賦的人來說,是件非常幸苦的事情。
蘇然看著秦澤像楞頭青一般,滿頭大汗,外加手忙腳亂地亂彈一氣,實在是看不下去地扶額低嘆:“秦澤,你還是放棄這門課,選戲劇史吧。”
記憶的東西,可是要比鋼琴簡單多了。
不料秦澤抬起滿是汗水的臉,笑得燦爛:“我可還期待以後和你合奏呢!你拉小提琴,我彈鋼琴,呵呵,想想就讓我心尖兒癢癢的呢!”
蘇然心中一軟,直愣愣地看了秦澤好久,然後看著秦澤專注的側臉,溫柔地笑:“嗯,我也好期待。”
以後,我的琴拉給你聽。
你的琴為我獨奏。
真得很期待啊……
在學校裡,還有很多共同課是多個專業共同學習的,這樣,使得各個專業的學生增加交流和交往的機會,所有的專業都可以在同一個教室裡聽課。
老師講課,通常也不是填鴨似的灌輸,而是採用啟發性的教育,通常是以提問的方式給學生們指出某種思考的可能性,然後讓他們帶著問題去閱讀,甚至參觀藝術品展覽或看戲劇,然後再回答問題或作文。這樣得到的答案,沒有兩個是相同的。
而教師們在課堂上的自由發揮有時也令人瞠目結舌。
有一次,上政治課,一位老師在課堂上提出關於烏托邦的設想,並讓同學們根據馬克思的理論,按自己的理解去設計一個大家在一起生活的公社。
這讓蘇然感到不可思議。
當然,也有不那麼讓人愉快的課程。
由化學系主任親自任教的化學課就是這樣的課程。老教授寫了很多書,教學所用的教材也是他老人家編寫的,但他總愛用最高深的方法,去解讀最潛顯的知識,搞得99%的學生都如墜五里雲,暈暈然不知他講了些什麼。
“秦澤,你聽懂了嗎?”蘇然的兩隻眼睛早冒了兩個圈圈,她舉白旗了。
秦澤託著下巴,筆桿子在手裡劃出一個優美的圓,笑眯眯地看進蘇然烏溜溜的眼睛裡:“一點都沒聽懂。”
“是不是咱們的英語能力不過關?”蘇然傷腦經地問。
秦澤指指旁邊一大群暈頭轉向的人。
蘇然揪下自己的耳朵,答案很明顯,不是他們的問題,那就是教授的問題嘍。
秦澤托起蘇然,對她明媚一笑,然後溫柔地把她放到自己的上衣口袋:“在講究競爭的美國,只有一個崗位至今還保持著終生制,還講究談資排輩。”
“大學教授?”蘇然試探性地問。
秦澤點點頭,託著下巴看向臺上慢慢悠悠講著地老學究:“在美國,還存在這這樣一種頭銜,一旦透過努力獲得了這樣一個頭銜,就意味著可以衣食無憂沒有太大的壓力生活下去了。做不做工作或把工作做不做好,這都得看他的個人素養和心情的好壞。”
蘇然若有所思:“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