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這個張毅偏偏就跳起來。
在學了兩年的黃老之術後,這個小年輕就自以為學的差不多了。
可以出仕濟世安邦,救國救民了。
於是,他做了一件事情——抱著自己寫的那堆亂七八糟的策論去了一個地方:長楊宮。
長楊宮是什麼地方?
這是秦昭王時期興建的一座行宮,靠近終南山,屬於上林苑的一部分。
在秦漢兩代,長楊宮就是帝王將相和宮廷貴人最愛去的地方。
因為此地,有著整個天下最完備的狩獵場。
年輕的權貴們在此嬉戲遊獵,而來自整個關中甚至整個天下自認為自己『懷才不遇』,有著經天緯地之才的年輕俊傑們,也匯聚於此。
幹什麼?
自古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自漢興以來每至夏秋,長楊宮周圍經常會聚集數十乃至於數百名各色士子,捧著自己的文章、策文,像孔雀開屏一樣,爭先恐後的向著那些策馬而過的大人物展示。
哪怕只有一個人能稍微駐足,這些人也會得到莫大安慰。
若有人有幸被人看上,帶回家裡,無論是收做家臣謀士幕僚還是舉薦給朝廷。
那便會立刻激勵這些人,繼續守候於長楊宮外的馳道。
數十年來,長楊宮外曾經發生過無數奇蹟和佳話。
但在如今,這裡卻是儒門士子們的地盤。
甚至已經被化為儒生的禁臠了。
一個黃老學派的愣頭青跑去儒家的地盤,能有什麼下場?
譏諷與排擠是一定的。
說不定,甚至可能挨一頓揍。
張毅在長楊宮外苦守三日,雖然沒有捱揍,但卻備受排擠。
那時,他心中依然抱有期望,甚至可以說滿懷憧憬。
希冀自己所寫的時勢策文能打動某位大人物,從此踏入仕途,為國出力。
然而,很快他就知道了自己到底有多麼的幼稚與可笑——當他戰戰兢兢的捧著自己的策文,獻給一個騎著鮮衣怒馬,有著無數侍從簇擁的貴人手裡時,卻只看到了那個貴人,將他的策文,直接丟進了漏水河的溪流之中。
「黃老之學,不過陳腐之說,將死之字而已……」那貴人譏笑不已:「小子,吾奉勸一句:還是回家將所學之書,統統燒了吧……」
若那時,這張毅乖乖的服軟,甚至哪怕只是不發一言,沉默離開都好。
但可惜,張毅是一個年方十八,血氣方剛的年輕人。
如何受的了這樣的羞辱?
於是,丟下了一句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這簡直就是立flag啊!
更是赤裸裸的嘲諷!
不止那貴人立刻大怒,便是左近的儒生,也都是怒目而視,火冒三丈。
然後……
張毅就被這些人按在地上痛打了一頓,最後丟進了漏水之中。
若非漏水河窄水淺,恐怕張毅早已經餵了河中魚蝦。
即使如此,好不容易掙扎著爬上河岸,卻因此受了涼,染了風寒,勉強掙扎著回到家中,立刻便是一病不起。
最終讓張越撿了便宜,穿越至此。
搞清楚了這些事情,張越內心深處,卻宛如十萬頭草泥馬狂奔而過。
作為曾經在國企之中廝混過的人,張越如何不清楚,這世上的人,尤其是知識分子與官僚們,最擅長的便是黨同伐異。
張毅這一番長楊宮之行,等於是赤裸裸的告訴了整個關中的儒生——快看!快看!南陵縣長水鄉有個黃老餘孽!
得!
從此以後別說低調了,恐怕張越只要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