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阮慶是廣西博白人,16歲走出大山,和好友梁彝到廣州、香港找出路。後來他在廣州考上高中,因為家中經濟困難,無力支援,於是棄學從軍,又和梁彝一起考入黃埔軍校。他讀過兩年高中,知識和經歷比我豐富得多,我是16歲初中畢業後虛報兩歲才考入黃埔的。他的家世和我相似,都是來自農村,幼年喪父。相同的出身背景很快就把我們兩人的感情拉在一起,成為無話不說的知心朋友。梁彝是阮慶的同鄉、同學,自然也很快成了我的朋友。阮慶的另一位好友廖斌(後改名廖政武),是泰國歸國華僑子弟,在軍校炮兵隊。由於志向情趣相投,我們幾人經常在一起。後來,我們都去了延安,參加了革命。梁彝1947年隨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時,任炮兵團副團長兼參謀長,掩護部隊過淮河,受傷被俘。當時在國民黨軍隊有一項規定,凡是抓獲中共軍隊團以上幹部的黃埔學生都要上報蔣介石侍從室。蔣曾派人將梁彝押解到南京,勸他投降,但無論封官許願還是嚴刑拷打,梁彝都沒有向敵人屈服,最終在南京雨花臺被國民黨殺害。廖斌解放後曾任甘肅省軍區副司令,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離休後住在西安,前幾年才去世。去世前我們經常有來往。
在這幾個人中,對我影響最大的是阮慶。他比我年長幾歲,跑廣州進香港,見多識廣,加上他讀高中時結識了一些中共地下黨員,耳濡目染,接受了一些馬列主義思想,對人對事,特別是涉及國家前途命運的事,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見解。他為人正直、誠實,能吃苦,有毅力,對人也很熱情。他對我始終像親弟弟一樣關心愛護。
我們時常在一起議論時局,尤其對如何抗日救國談得最多。阮慶和梁彝在廣州這個大革命的策源地學習了很多年,讀過不少進步書籍,對黃埔軍校早期的教官和學生都有一定的瞭解。比如周恩來、廖仲愷、葉劍英等人的革命經歷都比較熟悉。特別是阮慶對大革命失敗後的國家形勢有自己的看法,對當時的紅軍和紅色根據地的知識見解比我看到、聽到的情況要多得多。那時,我對國共兩黨的認識還只是憑直覺,因為在家鄉見過國民黨軍隊圍攻紅軍時亂抓人,亂殺人的情況,對國民黨的做法很反感。
南京是當時國民黨政府所在地,政治控制很嚴,我們交談的內容是犯禁的,但我們在私下還是談了很多,透過交談達到共識。在阮慶的幫助下,我對大革命的形勢,紅軍戰事動態,白軍屢戰屢敗的事實和真相增多了了解。阮慶還介紹我閱讀許多進步書籍,如高爾基的《母親》、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列昂節夫的《政治經濟學》(張仲實譯)、艾思奇的《通俗哲學講話》等著作。我還讀了蘇聯作家肖洛霍夫的小說《被開墾的處女地》,還有《夏伯陽》、《司達漢諾夫》等,讀後更加深了我對蘇聯的認識和印象,令我對蘇聯產生了嚮往,認為蘇聯革命的道路是我們今後學習的榜樣,中國革命必須向蘇聯學習才有出路。
軍校的圖書館藏書相當豐富,包括很多左傾圖書,一般也不限制學生借閱。在阮慶的幫助下,我大量閱讀馬列書籍,雖然不繫統,但對馬列主義有了初步的認識。透過讀書、學習,我對孫中山先生提出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有了更深的理解。回憶這一時期自己思想的發展,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感到要救國,靠國民黨是不行的,一定要以蘇聯為師,靠共產黨來領導。對此,我和阮慶、梁彝的認識是比較一致、明確的。這都是在1935年以後我們三人同商共議國是時,經過不斷的討論得出的一致看法。
當時,在南京政治學校讀書的中學同學黃文清的思想也比較進步,常常參加我們的討論。我們時常利用課餘時間去玄武湖或中山陵,議論時事。這些討論都以阮慶為中心。讀書期間,祖國正面臨著日本帝國主義的不斷侵略,特別是&ot;九一八事變&ot;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