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狼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玄宗因寵愛武惠妃,對她所生壽王李清愛屋及烏,起了廢掉太子的心。武惠妃女婿楊洄揣摩聖意,構陷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與太子妃的哥哥薛鏽圖謀不軌,被玄宗下令一併廢黜賜死。

同年十二月,年僅四十的武惠妃病故,沒能親眼見到兒子當上太子。

李林甫力勸玄宗改立壽王為太子,因惠妃離世,玄宗對壽王的疼愛隨之衰減。

玄宗第三子忠王李亨在眾多子嗣中年齡最大,已經二十七歲(玄宗先後給他改了五次名字,為方便起見,文中統一以李亨為準),生性仁孝謙恭,喜讀詩書。與壽王相比,顯然更適合作為國家儲君,玄宗對此有些猶豫不決。

這個說法是史書上的原話,其實還有更重要的一層原因,史書未曾提及。玄宗看上了壽王的愛妃、自己的兒媳婦楊玉環,正在想辦法將她調離壽王身旁。如果立壽王為太子,這樣做顯然有些過於扎眼。

人心畢竟都是肉長的,一天內同時處死了三個兒子,玄宗心裡也不好受。自感春秋已高太子未立,在感時傷懷中悶悶不樂,以至寢食難安,連一向喜好的歌舞宴飲也讓他難展歡顏。

一直在身旁伺候的高力士有些奇怪,趁玄宗無事時詢問原因。玄宗看了他一眼,略感不滿的說:“你是我家老奴,跟了我這麼多年,難道還看不出我的想法。”

高力士答:“是不是因為太子人選不好確定?”

看到玄宗預設,高力士接著說:“大家您何必為了此事勞心費神,只要按照年齡大小排序,他們誰敢再爭!”

高力士不愧是玄宗心腹,一句話就讓玄宗煩惱頓消,高興的連聲作答:“你說的對,你說的對!”

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六月初三,詔令忠王李亨為太子。

七月初十,玄宗登臨宣政殿,為李亨組織了隆重的冊封儀式。依制,太子可以乘車抵達殿門。為了表示謙恭,李亨同眾大臣一樣,步行從東宮走到宣政殿接受冊封,開始了他長達十八年、提心吊膽的儲君生涯!

解決了立儲問題,玄宗心情大悅。他放眼四顧,現有疆域雖然廣袤無邊,但在姚州(今雲南姚安縣北)以西的大片土地上,大唐還很少涉足。

這裡東南與交趾(今越南河南附近)接壤,西北與吐蕃相連,哀勞夷世代居住於此。如果能讓他們為唐所用,就可對吐蕃在戰略上形成圍夾之勢。

哀勞夷把國王叫做“詔”,原有六詔,分別為蒙舍詔、蒙越詔、越析詔、浪穹詔、樣備詔、越澹詔。蒙舍詔因最靠南,所以也叫南詔。

這六詔實力相當,誰也奈何誰不得。大唐歷代帝王不願讓他們因統一變的強大,從而威脅到西南邊疆安全,對六詔採取不偏不倚的態度。因此,上百年來一直處於分散發展狀態。

高宗時期,南詔蒙舍.細奴邏曾到長安朝貢,經過數代繁衍生息,到了蒙舍.皮邏合繼位時,逐漸強大起來,綜合實力超出了其他五詔。

皮邏合全力討好大唐邊將,還曾協助擊破渳河蠻。靠著這層關係與功勞,皮邏合向當時的劍南節度使(治益州,今四川成都境)王昱行賄,請求把六詔合而為一。

王昱替他向玄宗奏請,玄宗正要經略此地,當即痛快批准,賜皮邏合漢名蒙歸義,並冊封他為雲南王。

有了大唐的授權與支援,蒙歸義隨即起兵滅掉五詔,並向西擊退吐蕃,一統洱海地區,建都太和城(今雲南大理太和村),史稱南詔國。

南詔國的崛起為大唐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玄宗的本意是想透過南詔制衡吐蕃,沒曾想他們後來卻與吐蕃打的火熱,中、晚唐時期,屢屢會同吐蕃侵擾大唐,甚至一度攻陷安南全境,成為當時繼吐蕃、回紇後的另一重大威脅。

造福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簡單2023
關於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滿朝斥謾誓滅胡,天軍浩浩出邊隅!經天緯地何足道?薩爾滸下血一湖。我,王九;穿越大軍最普通的一員,也是明末戰場上最不起眼的一名小兵。歷史家筆下的明末是殘敗的,可史書涼薄,載不了千萬人吾往矣的風骨。我真實身處明末,投身戰場,它便是我的國,它就是我的家。大明江山風光豔麗是真;好勇鬥狠,人命如草是真;將士熱血灑江河是真。“可王九無悔,大明有我,亦快哉!”
歷史 連載 218萬字
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水中墨印
關於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我叫洛塵,我穿越了。沒錯,本來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休伯利安甲板清潔工而已。但為什麼我會穿到崩壞三的世界裡啊!雖然能和熟悉的她們一起生活,但這真的是我認識的崩壞三嗎?怎麼這麼離譜啊喂!
歷史 連載 19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