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睏貓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朋友給我打電話,說看見藝昕在商業街廣場發傳單。
我心裡很生氣,不好好學習,出去發什麼傳單。
然後我就去找她,沒收了她的傳單。
她當時哭了,就回學校了。
我把傳單塞到抽屜裡也沒仔細看,現在想想,這個傳單好像有點問題。”
祝龍拿起傳單,上面是一個網課的宣傳廣告,有二維碼,掃進去就能試聽一節課 。
上面有一個醒目的標題是:你要比你自己想象的更強大。
感覺有點像傳銷組織的洗腦課程。
祝龍掃了一下二維碼,就進入了網課平臺,試聽了幾分鐘,發現和他開始想象的也不太一樣。
就是那種勵志成功學的講座,主講人是一個四十來歲的女人,氣質很好,說話慢條斯理。
確實頗有那種學者的風範。
課的內容也是一些教人如何樹立自信心,如何去面對困難之類的心靈雞湯。
“除了這個呢?”
“別的我就不知道了,唉,等你們有孩子你們就懂了。
孩子大了就跟大人隔心了,有什麼事兒都自己瞞著,不和大人說。”常月梅眼神再次變成了一片空洞。
祝龍和周逸離開了常月梅的小店。
“我感覺這個常月梅有點問題,她女兒都死了,怎麼感覺她一點都不傷心。
你都不知道,她來鬧事兒那天,情緒雖然激動,但是連一滴眼淚都沒掉。”
祝龍笑而不語,從他上一世辦了那麼多案子來看,很多時候,自己的至親至愛突然去世,當事人並不會像電影或者電視裡那樣默默流淚。
一般都會表現的很極端,要麼是情緒化、易怒,在劇烈的悲痛中混身抽搐,說不出來話;要麼就是進入了一種自我封閉的狀態,就像常月梅一樣。
人的大腦為了保護自己,在遇到這種巨大的變故的時候,反倒是會直接進入空白,儘可能地去遺忘變故本身。
所以,常月梅反倒是一種極為正常的狀態,如果她真能邊哭邊邏輯縝密地描述出祝龍的問題,祝龍倒是覺得很應該懷疑。
因為大部分失去孩子的家長,都很難邏輯清晰地說出來孩子臨死前發生的事情,而且一般都會反覆強調最近一次和孩子爭吵或者發生矛盾的情況。
家長會把爭吵歸結為孩子死亡的原因,並陷入深深的自責。
很顯然,常月梅是把周藝昕的死,和自己最後一次跟周藝昕爭吵聯絡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