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陽化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1月3日,《九國公約》參加國在比利時布魯塞爾開會。日本和德國拒絕參加。蘇州河畔激戰,渡河日軍被我嚴密包圍。廣福、南翔日軍均受重創。
11月4日,日軍續渡蘇州河,朱家浜北發生激戰。
淞滬戰場上,中日兩隊已經互相殺的精疲力盡。儘管日本軍隊佔有壓倒性的海空優勢,但是,在地面上,我隊憑藉精忠報國的精神,不畏犧牲,以巨大的傷亡代價,對日本軍隊實施逐次抵抗,使日軍的銳氣一天天的喪失,戰局轉入膠著局面。固然我軍難以擊退日軍,但是日軍每前進一步,也都要付出極大的傷亡。甚至在我軍繳獲的日軍戰死者的日記裡,也出現了對戰爭目的的質疑。這個時候,中日兩方,只要有一方出現一支援兵,就足以改變整個戰局,就像拿破崙的最後一戰滑鐵盧戰役裡面一樣。這支援兵,就是目前這個已經平衡的天平上面最後的那個砝碼。
11月5日,這個最後的足以改變整個戰局的砝碼,終於出現了。只不過,這不是積貧積弱,苦難深重的中國一方的砝碼。
這一天的早上,細雨濛濛,天氣顯得很陰冷。上海南邊的金山衛海面,突然來了近百艘大軍艦。大軍艦停穩後,軍艦的側舷放下了數不清的小艇。小艇如箭似地飛向海岸。
在一陣足以驚天動地的猛烈艦炮射擊以後,日軍第10軍(司令官柳川平助)以第6、18、114師團及國琦支隊為骨幹,於杭州灣北岸金山衛附近的漕涇鎮、全公亭、金絲娘橋3處登陸,向淞滬我軍主力的右側攻擊,企圖會同越過蘇州河之敵全力夾擊我軍。
正文 第七十五章 鐵血後衛(二)
第七十五章鐵血後衛(二)
11月7日,日軍參謀本部下達編組命令,組建華中方面軍。由松井石根任司令官,塚田攻任參謀長,下轄上海派遣軍、第十軍和第三飛行團,共9個師團另兩個支隊。由於日軍的兩大重兵集團的態勢,我軍在淞滬戰場的戰局急轉直下。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了,在南京憩廬蔣介石的公館裡,白崇禧看著蔣介石說道:&ldo;委員長,按照目前的局勢,唯有痛下決心放棄上海,採用持久戰策略,所有部隊退守上海外圍國防線,依靠國防工事的優勢,拱衛南京,繼續消耗日軍!&rdo;
此時的白崇禧早已沒有先前的孤傲,二十一集團軍在短短一天內被日軍擊潰。數萬將士損失殆盡,白崇禧一手斷送了桂系幾年的心血。這對他來說,這筆昂貴出奇的學費讓他充分認識到了日軍的戰鬥力,再也不輕言進攻是最好的防守。幾句白氏風格的好言壯語了。
相比白崇禧的低落,陳誠更是贊成放棄上海,部隊後撤。他的左翼兵團。直接面對日軍的登陸場。壓力最大,傷亡也最慘重,就是他起家的十一師、十八軍如今也早已面目全非,人員換了一茬又一茬。
&ldo;委員長,我軍雖然有人數優勢。但是日軍裝備精良,且又控制了制空權,海軍艦炮可以覆蓋長江沿岸三十至四十公里的區域。倒不如後撤至國防線,將我軍的目前所處的劣勢化為優勢,這樣既然儲存我們的抗日國防力量,同時也能死死地拖住日軍,消耗其有生力量。只要我們守住國防線,我們拖得起,但日軍並不一定能拖得起。而且日本佔領上海,勢必也會引起英美等國的不滿進行干涉,到時候日軍不撤也得撤。&rdo;陳誠也連忙說道。
蔣介石點了點頭,絕對不能再這麼打下去了,淞滬戰場上集中了他所有的嫡系部隊,也是他維繫目前執政地位的基礎,一旦打光,失去基礎,他這個領袖也就當到頭了。蔣介石又朝一直沒有作聲的自己的何應欽問道:&ldo;敬之,你有什麼看法?!&rdo;
作為軍政部長。何應欽太清楚己方的實力了,無論是武器彈藥還是後備兵員還是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