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4/4頁)
蒂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地方不但北京,便是再荒涼些像大同或蘭州,亦令人感覺是塞上日月漢人家。
燕大在西郊,校門外隔條楊柳溝有個大校場,我幾次看見張學良的騎兵在操演。有時夜裡醒來,天還未亮,聽見馬號吹動,真是悲壯淒涼,叫人萬念俱灰,卻流淚亦不是,拔劍起舞亦不是。那夜氣曉色裡的馬號,是歷史的言語,山河的言語,在殷勤囑咐,使人只覺民國上承五千年香火,現有東洋西洋為鄰舍,有一種惆悵,卻不為得失或聚散離合,有一種追根問底,卻不可以作成一個什麼問題,且連解答亦不需要。它惟能是一種反省,但亦不是道德上的計較或行事上有哪些要悔改。
於是南方起來北伐,兵才到長沙,風聲已吹動了北京城頭的旗腳,從照片上看見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的相貌真是少年英俊,還有宋慶齡亦真是生得美,而汪精衛則每次演說,廣州的女學生皆擲花如雨,連此地燕大的教授與學生亦在遙為響應了。但我那時還不會看報,對於當前在發生的一代大事糊里糊塗。《詩經》裡有“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美人令人糊塗,但歷史上真真是風動四方的大事,那一代的人原來亦皆是這樣好的糊塗。
彼時我那一組,是四年級學生卿汝楫帶頭,每星期一次在男生宿舍他的房間裡開會,他的說話,樣樣於我都是新知識,我心裡惟有十分佩服。我在別的同學處第一次見著了布哈林的共產主義ABC及馬克思恩格斯的共產黨宣言,但我只翻得一翻,沒有看下去,可比小時在胡村看見傳道者頒發的小冊子馬可福音,馬太福音之類,那洋紙的印刷氣味及插畫耶穌與門徒的彩色光影……當然我沒有一點去想到要批評,世上有些東西倒是這樣的存而不論,也許誇張不起來。
後來李大釗與其他七個委員到俄國使館開會,一齊被張作霖捕殺,只剩一個委員卿汝楫,那天開會後他一人先返校,倖免於難。燕大因是美國人辦的,天天有偵探來窺伺,卻不敢在校內捕人。卿汝楫有事必要出校門時,我總陪他同行,心裡想著若遇不測,我可以挺身相代,給他脫走,因他的人才我萬萬不及,殺了他可惜,殺了我無所謂,惟這個話我終未對他說過。這卿汝楫,其後事隔多年,我亡命溫州時報上見過他的名字,是在上海聯合國軍的機關裡任職,當然沒有昔年我所想的偉大,但彼時我若替他死了,是不值得麼?那倒也不是這樣說。
卻說李大釗等被絞殺後,每見張作霖到西山去,汽車護衛經過燕大校門外,我想了很久,一日才對卿汝楫吐露道:“我要行刺張作霖。”言下又怕自己所想的不當,卿汝楫卻只淡然道:“那可用不著。”我因佩服他,才沒有捨身。那幼稚,也如今想起來要難為情,但亦做人都不是合算不合算的話。
我在燕大隻一年,北伐軍已克武漢,下南京,前鋒渡過長江,我就南歸。這回是從天津飄海到上海,上岸即趁滬杭路火車。到杭州下來,在城站老順興吃麵,我才初次看見換了朝代。鄰桌一個軍人,身穿淺藍中山裝,肩背三角皮帶,帽徽是青天白日,這樣的有朝氣,我心裡竟是覺得親,想要和他說話。新朝的一切都還在草創,像舊戲裡漢王劉邦將要出來,先是出來一個又一個的校尉,各執一面短柄大旗,走到臺前揮動一下,挨次分兩旁站立,表示十萬大兵,這扮校尉的臨時湊數,有的原是旦角,粉黛猶殘,珠髻上戴一頂校尉帽,身披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