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乾、簡雍之流,或許能夠和法正龐統並列吧。
徐庶出場時,自稱姓單,名福。《三國演義》是這樣介紹的。其實徐庶只是改名,並未改姓。《魏略》說他&ldo;本單家子&rdo;,是出身單寒,並非高門大族之意。解為&ldo;姓單人家之子&rdo;,《三國演義》作者未免望文生義了。此人少年任俠,曾替人報仇,失手被擒,同夥大鬧法場,把他解救出來。從此改變宗旨,折節讀書,在荊州結識了諸葛亮。劉備屯駐新野時,他去見劉備,又向劉備介紹諸葛亮,於是就有&ldo;三顧茅廬&rdo;這一幕。他離開劉備,投向曹操,卻並不如《三國演義》說的那麼光彩,也並無&ldo;走馬薦諸葛&rdo;之事。他早就向劉備推薦了孔明,不是等到臨走之時。《三國演義》說是曹操迎來徐母,請徐母寫信招喚徐庶。徐母痛罵,硯擊曹操。於是程昱獻計,偽造徐母一信,招引徐庶。徐庶為了&ldo;忠孝不能兩全&rdo;,只得辭別劉備,投曹去了。在這裡,《三國演義》塑造了一個徐母,正氣凜然,頗為成功。
然而事實卻是,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劉表時,劉琮軍前投降,劉備措手不及,由樊城南走,曹兵窮追不捨。半路上,徐母為曹兵捉獲,於是徐庶就向劉備告辭。他是在劉備最最狼狽的時候,為了&ldo;盡孝&rdo;,而辭劉歸曹的。&ldo;走馬薦諸葛&rdo;是小說家為了安排情節而加插的,其實那時諸葛亮已由劉備請出山了。
《三國演義》讓徐庶在龐統獻連環計時再露了一面,是順筆加上去的,正史沒有記載。此後便不再提及。而正史卻說:徐庶在魏文帝(曹丕)時,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諸葛亮聞知此事,頗為感慨的說:&ldo;徐元直只當上這個官嗎?&rdo;言下之意,是委屈了他的。不過其他事跡亦無可考。《三國演義》對徐庶固然有維護之處,但卻安排了徐母痛責兒子和自縊身亡的情節,這又頗有&ldo;春秋筆法&rdo;,不單為了徐母的形象了。徐庶不去投曹,徐母未必便死。因為在曹操來說,那時還要與劉備、孫權爭奪天下,為了收羅人才,他是不肯胡亂殺一個在對手幕下工作的人的母親,以免引惹許多人的反對的。他毋寧還會有意優待徐庶的母親,以便獲取愛賢的名聲。陳宮的事也可以為證:《三國志?呂布傳》有一段記載:&ldo;太祖之擒宮也,問宮欲活老母乃女不?宮對曰:&l;宮聞孝治天下者不絕人之親,仁施四海者不乏人之祀。老母在公,不在宮也。&r;太祖召養其母終其身,嫁其女。&rdo;徐母之死,是《三國演義》作者創造性的安排,含義可謂深刻。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