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閒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又過了半年的多的時間。
已經有十餘萬的部隊整訓完成,兵工廠的倉庫裡也囤積了五六萬條步槍和兩百多萬發子彈。
現在順軍內部都已經開始摩拳擦掌的想要進行東征伐明瞭,每天請戰的奏疏不斷的出現在李自成和李鴻業的案頭上。
為此兩人也有些拿不定主意,可能是之前固有的印象吧,覺得明朝軍隊不會那麼輕易被擊敗。
既然拿不定主意大家就開會商量一下吧。
李自成召集了所有內閣成員和六部主事在承運殿議事,為了表示鄭重,兩人都罕見的穿上了正裝朝服。
“列為臣工,今日招諸位前來議事,想必議題大家也都清楚,這些日子我和鴻業都收到了不少請戰書和伐明策,這其中也有不少的好主意,我和鴻業從中挑選出來了兩項最優的,大家來議一議採取哪種?紹徽先生先說說你的策略!”
“是”王紹徽站起身來:“主公、諸位,大家也都知道,我們現在和朝廷的兵力對比是四比一,甚至能達到五比一,而且主要兵力都是集中在遼東和長城沿線,長時間的消耗戰與我不利,
所以本官的伐明之策是集中我們的優勢兵力,分兩路直接東進,一路東渡黃河,經山西直撲京師,另一路出潼關入河南攻山東,截斷運河阻斷明軍南逃路線,只要攻破京城,擒獲皇帝和大明文武官員,就可以迫降北方數十萬的明軍,屆時那江南之地便可以傳檄而定,如此速度最快我們付出的代價也最小。”
“王閣老,下官想問,現在南方也是藩王眾多,大明又是南北兩個朝廷,如果有人在南京金陵擁立一位新帝與我們對抗,那豈不是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
“此事,本官亦有考慮過,縱觀國史,都是得中原者得天下,江南雖然是財稅之地,但是南人精於水戰,不熟陸戰,即便是其擁立一位偽帝,也只不過是偏安一隅苟延殘喘罷了,安定中原之後,只需步步蠶食即可。”
“那北方遼東如何應對,大明現在可是在遼東投入了十數萬兵馬,難保我們不會陷入兩面作戰的境地!”
“遼東不過是疥癬之疾,先不說遼東現在和我們是屬於合作關係,就是翻臉以我軍優勢的兵力和火器,難道還怕那只有十幾萬兵馬的遼東嗎?”
看著王紹徽把自己的觀點闡述的差不多了,李自成示意他先坐下:“紹徽先生的策略有很多可取之處,如果能夠成功確實可以很快確立我們的正統位置,那接下來咱們聽一聽李信的策略!”
李信站起身:“主公,諸位,我和顧先生也是商議了許久,覺得這個策略可行性更高一些,我們的想法是嚴守黃河和潼關防線,然後利用整編好的隊伍,憑藉優勢火力,南下蜀地,成都平原歷來都有天府之國,天下糧倉的美譽,只要佔領蜀地,我們的糧食問題就徹底解決了,
之後分兵,一路偏師入雲南廣西,主力部隊下江南,直撲湖廣、江蘇等地,佔領朝廷的財稅之地,等穩定了江南之後,再東出黃河,和江南的兵馬兩面夾擊大明。
沒有了江南的財稅,朝廷軍隊必定會陷入無糧無餉的境地,到時候估計也發揮不出多少戰力了,這樣可以做到畢其功於一役。也不用擔心提前和遼東的金軍提前發生摩擦!”
眾臣又是一頓議論,兩方的支持者都有,武將和那些舊臣們主要還是想著直取京師,武將覺得這樣功勞大,而那些舊臣是想著能儘快確立自己正統的位置,好擺脫降臣的身份。
那些新貴和科考上來的官員則更多的是支援李信的建議,覺得討伐朝廷可以一步步來,能獲得更實際好處才是主要的。
聽著這些人的爭論,李鴻業也明白了大家的想法,乾脆輕輕一敲龍威,殿中瞬間就安靜了下來:“好了,諸位的意見我大概也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