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第2/2頁)
[美]L·羅恩·哈伯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民族會願意在這兒安家。&rdo;
當有關外層空間旅行的作品漸見稀少時,時間旅行從未間斷。韋爾斯在《時間機器》(1895年)中利用它對英格蘭的階級結構做出了一些諷刺性的比較。甚至羅馬人也已設計出了一種&ldo;時間遊歷&rdo; 方法。 馬庫斯&iddot;特蘭蒂爾斯&iddot;瓦羅(公元前116年~公元前27年) 是一位邁尼肯斯派諷刺作家,他寫下了他怎樣在羅馬城一覺醒來已是50年後的故事,這提供了對社會做一些比較性評論的機會。
關於&ldo;內層空間&rdo;的作品從未中斷過。它的邊界從近似真實直到漫無邊際的幻想。但由於各種原因,科幻小說自從19世紀問世以來就一直迴避內層空間的邊界。機器統治一切, 人類也是機器。 科幻小說就是如此恭順的向這一現象屈膝。所以1938年,當我應邀為約翰&iddot;伍德&iddot;坎貝爾寫作時,我決定對這種狀況作些改變,來寫一寫人和人類的潛能〖見《地球殺場》的介紹‐‐編者注〗。
因為人類以及人類對知識的追求一直是我從事創作的興趣所在,我的第一個故事‐‐《危險的一面》寫的是一位懼內的哲學家。他發現所謂空間只不過是一個觀念,一個關於&ldo;維&rdo;的觀念。他認為他自己的觀念不受周圍空間的約束。事實上正相反。這種論斷,對於典型的20世紀的西方人來說,實在太難於接受了。我沒有告訴約翰這種觀點早就有了,事實上象佛祖的歷史一樣悠久,而且還解決了一些象時間這樣的棘手問題,即可以超越時間觀念。另外,我怎麼寫他就得怎麼出版,這也夠難為他了。所以我就用一種輕微諷刺的筆觸和一點幽默來完成它,使它儘量合人胃口,最後它就這樣發表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