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洪武大移民 (第1/2頁)
三戒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打那天之後,韓宜可的工作重心,就從河堤轉移到移民事務上來了。
他的理由也很充分,要儘快完成移民安置,這樣還能趕上今年的春耕。
因為移民安置工作本就是兩淮,乃至整個北方地方官的重中之重。
從建炎南渡算起,整個北方被異族統治了兩百多年。尤其是元朝統治的八九十年裡,蒙古貴族在華東華北平原跑馬圈地,將大量良田變成他們養馬的牧場,使漢族百姓無立錐之地。
漢人只能要麼造反,要麼逃亡,百十年下來,整個北方千里無雞鳴,荒草連阡陌,許多鄉村人煙斷絕,徹底消失在朝廷的版圖上。北方漢人銳減了百分之九十……而且是跟金朝的資料相比。
兩淮地區還是元末農民起義的主戰場,元軍和地主武裝對農民軍所據之地,多是‘拔其地、屠其城’,直殺的江淮一帶‘春泥歸來無棲處,赤地千里少人煙’……
江淮第一城的揚州城,當時被殺的僅餘有十八家。
洪武初年,朱元璋命太子巡視江北,朱標目睹這一人間慘狀,走一路哭一路,摧心裂肺,難以自持。
朱元璋不得不提前召回太子,不然朱標能活活哭死在路上……
是以儘快恢復北方人口,便成了擺在朱元璋面前的頭等要務。
幸好朱老闆是有大魄力的開國皇帝,他頂著巨大的壓力,強行將大量百姓,從人煙稠密的山西江南等地,持續不斷遷徙到山東、河南、河北,以及兩淮一帶。
洪武大移民,也就成了大明的一項基本國策,一直延續了半個世紀之久……
~~
鳳陽作為中都,主要接收來自江南的移民,也有大量犯官家屬被遷徙到這裡種地。
所以朱元璋安排五個兒子到鳳陽學農,一點都不會引人注目。
相反,要是在江南某個縣裡,忽然多出五條大漢來,怕是立馬就要有官差上門了。
按照規矩,所有移民要先到縣衙登記、落戶,然後依照朱老闆承諾的,發給種子農具,耕牛和住處,還有全家半年的口糧。
此外,移民遷徙路上還給路費和棉衣。而且朱老闆承諾,移民墾田,三年免稅;三年後每畝僅納稅一斗,不再加收其他賦稅。
跟歷朝歷代相比,這都已經是給到移民最好的條件了。但條件再好,大部分老百姓也不願意挪窩,非得官府強迫,官兵押送,才能給他們換個地方。
所以移民抵達臨淮縣是有排期的,並非成群、自行前來。
這大大降低了韓知縣守株待兔的難度,不至於整天坐在接待處,連上個茅房都不敢離開。
其實也沒等多久,二月初五這天,新一批移民抵達。
按規矩,他們要先在縣衙前的大坪上站定,等官差老爺訓話。然後排隊進入縣衙,領取發給他們的種子耕牛、農具口糧。
彼時,戶房王典吏在臺階上聲嘶力竭的宣講皇帝的聖旨和本縣規矩。韓知縣則站在門洞陰影中,仔細打量這些新來的移民。
然後他一眼就看到了要找的目標——那三個身材魁梧的青年,在移民從中如鶴立雞群,想不注意到都難。
“哎呀,還真是……”韓知縣不由低呼一聲。他在大朝會上,是見過幾位殿下的。
而且幾位殿下的特徵過於明顯,個子高之外,秦王大方臉,晉王小白臉,燕王是黑圓臉。
單拎一個出來他可能還不敢確定,但三個湊一起,那準沒跑兒。
這下,他才徹底信了平安的話。
“縣尊,怎麼,有認識的?”跟在身旁的李司吏,聞言忙湊趣問道。
“呃,是。”韓知縣指了指秦王幾個道:“那幾個大個子,好像是本官……老上司的公子。”